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銅陵博物館成春日研學熱門場所
2025-04-01 10:40:28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單陽陽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探尋古老文物 開啟研學之旅

探尋古老文物 開啟研學之旅_fororder_新聞1

圖為3月29日航拍的銅陵博物館外景。 (關敬生 攝)

  與文物“對話”、尋歷史之美,有“城市文化會客廳”之稱的博物館,是春日研學的熱門場所。3月29日,銅陵博物館內遊人不斷。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日均接待的研學遊學生群體約500人,大多來自本地及周邊的中小學,他們在這裡追溯青銅文明,探究銅産業發展歷程,也了解銅陵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和文化符號。”銅陵博物館社教部負責人賈淩表示。

  銅陵博物館展陳主體為銅文化,輔之以陶瓷展等,並以現代3D科技模擬再現了銅礦“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冶煉場景。

  館內可見商代的饕餮紋爵、西周的龍柄盉,還有青銅劍、青銅鏡等諸多青銅器物。“對話”文物,觀展者猶如走進了漫長的時光隧道。

  以白玉為眼、以碧璽為身、以黃金為足的“金螃蟹”,其華麗的外表吸引了眾多觀眾。“‘金螃蟹’可以説是銅陵博物館的網紅了,現場看比網上看更漂亮,很多人都是奔它而來。”雖經時光洗禮,但文物依然璀璨奪目,令前來參觀的學生王子軒讚嘆連連。

  在博物館的一隅,師姑墩遺址考古成果展正在展出。近300件展品涵蓋石器、陶器以及考古工作者們的工作影集、考古日誌等。陶鈴、雞冠耳盆、假腹豆以及斜柄刀、錛、鉞等一批珍貴文物在這裡與遊人“對話”。

  師姑墩遺址考古展品生動再現了古銅陵先民“開山鑿礦、熔舊鑄新”的壯闊場景,其中西周鑄銅刻紋陶范的首次系統展出,填補了長江下游青銅鑄造技術研究的空白。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開展以來,師姑墩遺址考古成果展已吸引逾萬人次參觀,接待20余個研學團隊。

  據悉,銅陵博物館將推出“非遺燒箔畫趣制”“師姑墩遺址探秘”等活動,讓更多人沉浸式探尋歷史遺跡,感受揭開歷史秘密的驚喜。(記者 吳江海 劉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