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15日消息稱,隨著鄂爾多斯市交通運輸局管轄的S31大龍高速公路一處監測預警設備結束布設安裝,內蒙古19處高速公路監測預警設施全部啟用。
“日常對於邊坡的巡查,大多是依靠養護員的個人經驗和日常數據。自從裝上這些‘電子眼’,不但提高了邊坡的實時監測、提前預防、即時預警能力,還為邊坡的加固和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內蒙古交通運輸廳公路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4年以來,內蒙古交通運輸廳對當地7863公里高速公路開展“高速公路設計回溯”“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確定G6京藏、G18榮烏等8條高速公路19處較大災害風險路段,其中滑坡5處、泥石流3處、路基水毀4處、橋梁水毀7處。目前,這19處監測預警設施已全部啟用,實現了位移、傾角、土壤含水量等關鍵數據的指標監測。
據了解,按照監測預警的數據模型架構,預警信息劃分為四個級別,分級響應。結合預警級別、監控視頻、現場巡查等情況,內蒙古自治區級監測預警平臺可實現全天候預警監測和告警阻攔,並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及單位推送預警信息短信、電話,提升公路突發險情處置效能。(記者 李愛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