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融合共享 攜手同行,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在呼和浩特市啟動
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啟動儀式圓滿舉行
民歌《扎風箏》
二胡獨奏《戰馬奔騰》
雜技《攀登》
開場群舞《奮進》 晉劇《天女散花》
歌曲《把一切獻給黨》
群舞《守護·綻放》
歌伴舞《小美滿》
合唱《彩虹》
群舞《蒸蒸喜樂》
4月16日,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啟動。來自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殘聯宣文部,內蒙古自治區殘聯、文旅廳、新聞出版局以及自治區殘工委成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與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寧夏、新疆九個省(區、市)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的殘疾人工作者和殘疾人代表共計500人齊聚一堂。
本次文化周活動以“融合共享 攜手同行”為主題,從4月持續至11月底,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系列活動,集中展示殘疾人生産生活的新變化、新亮點。中國殘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發文,要求各地挖掘本地特色,強化區域合作,借助基層資源,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讓更多殘疾人從中受益。
內蒙古享有模範自治區的美譽。此次活動的舉辦,是內蒙古自治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工作主線,把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融入殘疾人文化工作,打造“大愛北疆”助殘品牌,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
中國殘聯表示,殘疾人文化工作要緊扣高品質發展要求,精準供給文化服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創新文化服務模式;以科技賦能為引擎,實現文化服務智慧升級。
內蒙古自治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佟國清介紹,發展殘疾人文化事業,對豐富殘疾人精神世界、保障其文化權益、推動其全面發展意義重大,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任務。要以文化周為契機,聯合文旅、新聞出版等部門,整合資源、創新方法,弘揚“北疆文化”,開展助殘行動,助力殘疾人在文化活動中收穫自信與溫暖。
啟動儀式上,相關領導共同按下手掌柱,正式開啟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隨後,《石榴花開》主題文藝匯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匯演分為“石榴同心 民族團結”“多彩神州 文化交融”“生命之光 自強不息”“北疆讚歌 同心向黨”4個篇章,來自多個省(區、市)的殘疾人演員帶來歌舞、戲曲、雜技等精彩節目,展現了各民族的團結共生,彰顯了殘疾人堅韌不屈、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自2010年創立以來,“殘疾人文化周”雖以“周”命名,但活動貫穿全年。2025年全國殘疾人文化周聚焦豐富基層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服務能力,將組織理論宣講、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活動,以此提升殘疾人文化素養,保障其基本文化權益,打造殘疾人文化品牌,增進社會對殘疾人群體的理解與接納,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 郭偉偉 圖 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