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內蒙古全力推動煤礦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2025-05-14 17:24:52來源:新華網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獲悉,內蒙古嚴格遵循國家能源戰略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正採取有力措施加快煤礦項目建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首先,內蒙古集中力量加快手續辦理,推動已核準煤礦項目早開工、早建設。

  2025年以來,3處已核準未開工煤礦手續辦理顯著提速。這3處煤礦均在鄂爾多斯市,總産能2300萬噸/年。 新街一井、二井兩處煤礦創新審批機制,僅用時6個月完成採礦證、環評水保建設用地等項目開工前置全部手續辦理,刷新了自治區煤礦建設項目從核準批復到開工備案最短用時紀錄;孔兌溝煤礦已于4月10日取得採礦許可證,建設用地手續正在加快辦理,預計10月份開工。

  還有蘇布爾嘎、納林希裏兩處煤礦于4月10日取得核準批復,合計建設規模1600萬噸/年,計劃總投資202億元,預計年內開工。

  其次,內蒙古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推動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及早投産。

  全區已開工建設煤礦13處、産能11030萬噸/年,其中,鄂爾多斯市7處、産能5900萬噸/年,錫林郭勒盟4處、産能4920萬噸/年,烏海市、赤峰市各1處,産能210萬噸/年。通過建立項目調度機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早日達産見效。目前,長灘、芒來、駱駝山3處煤礦、産能3150萬噸/年已基本建成,進入聯合試運轉,年內完成驗收移交生産;白家海子、向陽2處煤礦、産能860萬噸/年預計年底前基本建成,具備聯合試運轉條件;其餘8處煤礦預計2026年建成4處、産能3620萬噸/年。其餘4處預計在2028年之前相繼建成投産。

  此外,內蒙古搶抓機遇謀劃儲備項目,推動煤炭産能穩定接續、結構優化。

  為應對煤炭供需波動、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于2024年4月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煤炭産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可調度産能儲備體系,2030年力爭實現3億噸/年的儲備目標。通過“常規産能+儲備産能”的彈性機制,確保緊急狀態下煤炭“産得出、調得快、用得上”。按此要求,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上報了13處産能儲備項目。

  3月6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審核通過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申報的13處煤炭産能儲備項目,可建成儲備總産能達2360萬噸/年,其中8處已核準煤礦項目總産能9200萬噸/年,儲備産能1640萬噸/年;5處待核準項目總産能3600萬噸/年,儲備産能720萬噸/年。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國家建立煤炭産能儲備制度以來全國首批獲批的項目,標誌著內蒙古煤炭應急保供能力邁出關鍵一步,為能源安全再添“壓艙石”。(記者 安路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