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莫旗”),有一樣東西被當地人視為珍寶,它看似普通,實則魅力非凡,這便是被稱作“魔棍”的曲棍球桿。所謂“魔棍”,其實是一頭直、一頭彎曲的木棒,由在莫旗山嶺上隨處可見的柞樹製成。誰能想到,這根簡易的木棒,竟與體育項目中的曲棍球結緣。
曲棍球是一項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唐代宮廷盛行的“步打球”運動和遼代契丹人“擊鞠”運動,便是現代曲棍球的“前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運動在我國地區逐漸消失,卻在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中得以保留併發展,成為達斡爾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傳統體育運動。每逢重大節日,民間的曲棍球比賽便熱火朝天,人們還會在夜色中打起別具趣味的火球。2006年,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曲棍球少年專注揮桿 攝影 蔣希武
在莫旗,曲棍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天真無邪的兒童,都能揮桿上陣。説起莫旗曲棍球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些關鍵人物。哈森,中國第一位曲棍球女教練,國家級裁判員,她是組建國家第一支曲棍球隊的倡導者之一,多次擔任國內外賽事裁判員和全國級副裁判長,1986年成為亞洲曲棍球聯合會教練委員會委員,獲得多項榮譽,將一生奉獻給了曲棍球事業。如今81歲的她,依然關注著曲棍球的發展,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曲棍球運動中,她倍感欣慰。
鄂文舉也是一位與曲棍球有著不解之緣的人。1976年,年僅8歲的他,因家離訓練場近,一有空就去看運動員練球,運動員休息時,他會拿起球桿比劃。1988年,他成為寧夏銀川曲棍球隊的隊員,2005年退役後回到家鄉任職,2007年擔任內蒙古男子曲棍球隊領隊。當時球隊處於新老交替時期,成績不佳,但他與隊員們同甘共苦,經過不懈努力,球隊取得了優異成績:2008年至2017年,內蒙古男曲狂攬全國冠軍盃、錦標賽、甲級聯賽、年度總冠軍等多項桂冠,並在國際賽場首勝韓國隊,為中國贏得2018年世界盃入場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男子曲棍球亞洲冠軍盃賽上,莫旗健兒們延續了輝煌戰績。賽場上,他們憑藉精湛的球技和頑強的鬥志,在與全國頂尖隊伍的激烈對抗中脫穎而出,以出色表現贏得了業界和觀眾的高度讚譽,再次展現了“曲棍球之鄉”的雄厚實力。也正是憑藉在曲棍球運動領域的卓越貢獻和深厚底蘊,莫旗獲得國際曲聯頒發的“曲棍球名城”殊榮。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莫旗多年來深耕曲棍球事業的認可,更標誌著莫旗在國際曲棍球版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如今,莫旗不僅有深厚的曲棍球文化底蘊,還擁有專業的場地設施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莫旗現有79支青少年曲棍球隊伍(男隊41支591人,女隊38支466人),現註冊運動員1120余人,實現學前、小學、初中、高中階段40所學校全覆蓋,為曲棍球運動培養了源源不斷的後備人才。2025年,莫旗將再次迎來曲棍球運動的高光時刻。6月19日至27日,2025年全國男子曲棍球錦標賽將在這裡舉辦,來自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廣東、江蘇、甘肅、四川共9支隊伍將展開激烈角逐;7月20日至8月2日,2025年呼倫貝爾(莫力達瓦)首屆男子曲棍球國際邀請賽也將拉開帷幕,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5個國家的6支隊伍將同臺競技。這些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莫旗向中國和世界各國曲棍球愛好者展示文化魅力與運動風采的窗口。
莫旗曲棍球後備人才學校的小隊員們開展曲棍球訓練 攝影 鄭明
莫旗,這個因曲棍球而聞名的地方,憑藉著對曲棍球的熱愛與傳承,在歷史與現實中與中國曲棍球運動緊密相連。接下來,莫旗曲棍球也將繼續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續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文 莊福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