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會,公佈了2024年內蒙古生態環境品質狀況、加強生態保護監管以及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2024年,內蒙古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效顯著,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在打好藍天保衛戰上,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牽頭出臺自治區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污染防治,並建成“自治區—盟市—旗縣—企業”四級重污染應急預案體系。六項大氣主要污染物中,年平均濃度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同比持平,可吸入顆粒物(PM10)同比下降5.8%,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1%,二氧化氮同比下降4.8%,臭氧同比下降0.7%。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上,內蒙古大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堅持“一口一策”,完成850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內蒙古自治區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和劣Ⅴ類比例均優於年度目標。同時,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黃河干流內蒙古段水質連續5年穩定在Ⅱ類優良水準,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77.1%。此外,“一湖兩海”水質保持穩定,湖面面積保持在合理區間,察汗淖爾流域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
內蒙古還在打好凈土保衛戰上不斷發力,11.79萬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159個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並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目前,內蒙古已完成40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前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同時,完成12個盟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推進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和化工園區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復試點建設。
2024年,內蒙古還印發了《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成果動態更新、實施應用。內蒙古自治區上報環評審批申請的3101個重大項目全部完成批復,審批完成率100%。在加強生態保護監管上,編制印發了《自治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通遼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根河市入選全球“自然城市”,鄂爾多斯市同時入選全球“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內蒙古自治區生態品質指數(EQI)63.14,生態品質為二類,同比輕微變好。
此外,內蒙古還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篩查線索9035條,報送案件線索清單206件。同時,通過加快推進內蒙古生態之窗服務平臺建設,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監管執法精準化、公共服務便民化,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記者 帥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