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惠民潤北疆 歡歌共慶新時代——全區各地北疆文化活動季亮點紛呈
自6月21日北疆文化活動季啟動以來,內蒙古各盟市同步掀起文化惠民熱潮。各地依託“歌遊內蒙古”品牌,精心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將優質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北疆文化”品牌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時代光彩。
連日來,呼和浩特市圍繞“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主題,配套啟動了首府2025年“歌遊內蒙古 唱響敕勒川”北疆文化活動季。目前,已開展二人臺現代戲《花落花開》展演、鐘鳴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鐘錶聯展、“藝美北疆 翰墨青城”書法季、劉若英和小瀋陽演唱會等23項活動,備受群眾喜愛和讚揚。隨後還將陸續開展敕勒川詩歌季、青城文化講壇、郎朗音樂會、國際雕塑藝術展等47項活動,繼續為廣大市民和遊客送去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6月28日,第二屆“中國雜技北疆行”系列活動走進包頭市達茂旗。來自全國各地頂尖院團的演員們,以精湛的技藝、飽滿的熱情為各族群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6月29日,迎著晨光,演出團隊趕往滿都拉邊防部隊,為戍邊官兵、民警、護邊員送去了一場深情的慰問演出。滿都拉邊境派出所民警劉洋感慨道:“沒想到能在這裡欣賞到這麼高水準的演出,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和人民的關懷。”
7月7日,“華音共融·享悅通遼”中國民族器樂惠民展演活動走進通遼市庫倫旗銀沙灣旅遊景區,為當地群眾和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族器樂盛宴。演出現場,四胡、馬頭琴、竹笛等多種器樂演奏輪番登場,這些樂器表演既保留了傳統曲目的經典韻味,又融入了現代編曲的創新表達。金色沙浪與絲竹管弦相映成趣,傳統藝術與沙漠秘境碰撞出震撼火花,本次活動搭建起了藝術交流與文化共融的廣闊平臺。
7月8日至15日,由內蒙古藝術學院與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賡續文脈 創新發展”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作品展,在呼倫貝爾歷史博物館舉辦。展覽匯集120余名學生創作的動畫、數字媒體藝術、漫畫等作品,融合“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內涵與新媒體藝術手段,用數字語言解讀草原生態美學與地域文化。作為校地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此次展覽既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文化對話。青年學子紮根地方文化土壤,將草原風貌、歷史記憶、非遺技藝、民族藝術轉化為數字藝術,以創新之力激活文化根脈,讓草原故事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7月8日至9日,興安盟文化中心音樂廳內曲聲悠揚,“民樂映九州 長歌遊燕趙”民族音樂會在這裡精彩上演。曲目中既有燕趙悲歌般盪氣迴腸的河北梆子,又有白洋淀月夜般空靈婉轉的冀中笙管樂,河北民族樂團用精湛的技藝、飽滿的熱情,以“神遊”為韻,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難忘的藝術之旅。7—9月,興安盟啟動2025年“嶺上興安”北疆文化季系列活動,此次民族音樂會作為系列活動特邀作品展演之一,通過聯動全國各大民族樂團,配合每個地域代表性樂器和曲目,將美妙的樂曲送到群眾身邊。
7月3日至7日,以“黃河湯湯育北疆”為主題的2025年鄂爾多斯文化創意産業品牌建設宣傳推廣活動周在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啟動。本次活動設置鄂爾多斯文化主題推介區、各旗區文化展區、數字文化體驗區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文化交流區等特色展區,吸引國內外100余家優秀企業參展。現場同步推出非遺技藝展演、文藝演出、“打卡集章”等互動項目。活動期間,相繼舉辦文化産業案例分享會、企業座談交流會、黃河主題攝影展及原創音樂大賽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文化創意産業高品質發展。
“這些節目非常有看頭,既有熟悉的河套元素,又有各民族文化的融合,這才是北疆文化豐富多彩的樣子!”觀眾張祿感慨道。7月10日,暮色中的黃河灣步行街流光溢彩,人潮如織,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26屆消夏文化藝術節火熱進行中。作為臨河區夏季最具人氣的文化盛事,本屆消夏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將持續至7月21日。期間將舉辦17場大型專場文藝晚會、2場非遺展示體驗活動,為市民和遊客獻上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北疆文化盛宴。(記者 皇甫秀玲 宋阿男 薛一群 李可新 高敏娜 布音額尼爾樂 薛來 徐躍 綜合報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