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呼和浩特“鐵三角”激活鄉村善治新動能
2025-07-11 10:51:45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構建“網格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基層微治理體系 呼和浩特“鐵三角”激活鄉村善治新動能

  在鄉村振興的壯闊征程中,基層治理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關鍵所在。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創新構建“網格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基層微治理“鐵三角”體系,全市965個行政村織就了一張覆蓋1337名網格黨小組長、1473名網格員、9409名聯戶長的治理網絡。

  通過賦予聯戶長“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民意徵集員、隱患排查員、文明監督員、鄰裡互助員”六大職責,激發群眾自治活力,讓鄉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網格黨小組:強基鑄魂“定盤星”

  盛夏時節,在賽罕區曙光村的田間地頭,一幅産業興旺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村黨支部書記高二忠指著成片的玉米地難掩喜悅:“這些都是咱們‘統種共富’模式的成果。專家選種、蒙牛包銷,村民每畝拿900元租金還能分紅。”

  這背後,是黨組織凝聚民心的生動實踐。

  今年,曙光村黨支部成功推行“統種共富、社會化服務”發展模式。為整合土地發展訂單農業,曙光村4個網格黨小組迅速行動,由村“兩委”成員擔任組長,黨員聯戶長和村民代表聯戶長組成“紅色先鋒隊”,挨家挨戶講政策、算細賬。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3000畝土地流轉,加上村集體土地2000畝,全部訂單種植玉米,預計年底村集體收入將增加300萬元。

  呼和浩特市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將1337個網格黨小組嵌入農村網格。作為基層治理“鐵三角”的關鍵支撐,網格黨小組成為連接支部與黨員的“關鍵樞紐”。這些“小陣地”讓組織生活更接地氣,政策落實更有底氣,成為基層治理的“紅色堡壘”。

  專職網格員:服務群眾“活地圖”

  “做網格員就得有河馬的肚子、兔子的腿、八哥的嘴,要能容意見、能受委屈,腿腳勤快、嘴巴利索。”武川縣網格員隊伍總結的基層工作“土經驗”,道出了基層治理的工作精髓。

  在武川縣耗賴山鄉大前地村,網格員侯建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化解矛盾,成為村民信賴的“活地圖”“和事佬”。

  大前地村12個自然村星散分佈,各自然村之間距離較遠,侯建每天穿梭其間,不僅把432名常住村民的信息熟記於心,更練就了見微知著的本領。

  面對兩戶村民因宅基地糾紛關係劍拔弩張,他調出歷史檔案、對照政策法規,用“法理情”三步法成功化解矛盾,避免了一場衝突。

  網格員是社會治理大棋盤的“關鍵落子”。呼和浩特市科學劃分農村網格,堅持“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無縫覆蓋”,精心選配熟悉村情、責任心強的專職網格員1473名。通過“多網合一、矛盾調處、群防群治”,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實現“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盡知”,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從“粗線條”走向“精細化”。

  聯戶長:鄰裡共治“貼心人”

  “參加村裏活動、提建議、報告問題都能掙積分,積分能在小賣部抵現消費,明天村裏有活動,趕緊手機上報名。”在新城區保合少鎮甲蘭板村,聯戶長韓宇飛正向鄰居熱情介紹積分制活動。

  年初,經甲蘭板村民代表大會同意,村集體拿出2萬元用於積分獎勵,制定聯戶長和村民積分獎勵規則。聯戶長履行政策宣講、矛盾調解等職責,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提建議等均可獲積分,積分按比例兌現。

  積分不僅有物質獎勵,更成為評選文明家庭、選拔後備幹部的重要依據,讓基層治理既有“面子”更有“裏子”。目前,村裏已舉辦活動8場次,發放積分5500分,兌換物品積分4400元。

  聯戶長深諳鄉情民意,是協調鄰裡關係的“潤滑劑”,已成為鄉村治理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呼和浩特市按照“精準選人、精細明責、精心育人”思路,明確聯戶長選用流程、職責和獎勵辦法,遵循“居住相鄰、易於集中、便於管理、務實管用”原則,著力打造了一支9409人的政治素質強、群眾威信高、作用發揮好的聯戶長隊伍。

  從黨組織領航定向,到網格員精準服務,再到聯戶長協同共治,呼和浩特市的鄉村“鐵三角”治理模式,讓基層治理既有“紅色引領”的力度,又有“共建共享”的溫度。

  這套機制有效整合了治理資源,激發了內生動力,暢通了服務渠道,將精細化治理的根系深深扎進鄉土大地,書寫著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答卷。(記者 鄭學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