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帶動消費逾274億元 長沙上半年以舊換新拉動消費
2025-07-14 11:40:06來源:長沙晚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超545萬人次參與 帶動消費逾274億元 長沙上半年以舊換新拉動消費給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製圖/王斌

  2025年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長沙持續發力,為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力。據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長沙消費品以舊換新參與人數已超545萬人次,核銷政府補貼資金達34.12億元,直接帶動銷售金額突破274億元,拉動消費成效顯著。

  今年以舊換新政策有一大突破,便是將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等數碼産品首次納入補貼範圍。這一政策明確,個人消費者購買指定數碼産品,只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就能享受15%的國家補貼,且每類産品每人限購1件,單件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新政策一經推出,迅速在市場上掀起消費熱潮。

  “手機‘以舊換新’政策真的太給力了。”在五一廣場的一家手機專賣店,市民李先生剛購買了一部國産手機,他高興地説,舊手機抵扣加上政府補貼,總共優惠了600多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手機等3C産品長沙以舊換新共計核銷167.35萬筆,政府補貼金額5.58億元,交易金額達44.14億元。

  在數碼産品熱銷的同時,家電品類也迎來了新一輪消費高峰。走進市區各大家電賣場,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産品上都清晰地貼著補貼標簽,消費者可根據産品的能效等級享受相應補貼。在通程電器東塘店,家電導購員一邊熱情地向消費者介紹産品功能,一邊細緻地展示“綠色補貼”的計算方式。“一級能效空調最高可享受2000元補貼,既省電又省錢,性價比非常高。”一位導購員介紹。

  “國補政策加力擴圍後,通程電器上半年整體銷售同比增長近40%。”通程電器副總經理歐海軍介紹,一級能效産品換新消費者佔比近90%,大屏彩電、零嵌入冰箱、洗烘一體機、幹衣機、一級能效空調等綠色智慧改善型品質家電銷量呈爆髮式增長;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指紋鎖等新興品質家電增長265%;平衡車、山地車、電動車、通勤車等運動健康類産品增長超過420%;按摩椅、智慧馬桶等適老化産品和戶外拓展類、旅行類産品增長均超過300%……

  上半年全市家電以舊換新交易超過293萬筆,核銷政府補貼金額15.51億元,帶動銷售81.94億元。

  以舊換新同樣成為家裝廚衛消費市場熱門關鍵詞。從浴室櫃、花灑、智慧馬桶,到傢具照明、智慧家居,長沙眾多企業紛紛推出換新活動,搶佔這場家裝“換新潮”先機。

  在長沙宜家商場,以舊換新的宣傳牌十分醒目,優惠細則、補貼額度等信息一目了然。“長沙宜家有17個品類、6000多種産品可參加政府補貼。”長沙宜家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宜家商場銷售同比增長約10%,五一期間銷售同比增長12%,客流同比增長15%。

  汽車“換新”同樣熱度高漲,成為拉動消費重要力量。在中南汽車世界一家4S店內,前來看車、諮詢以舊換新政策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王先生正打算把自己開了8年的燃油車換成一輛新能源SUV,“舊車評估價加上政府補貼,能省不少錢,而且新能源車使用成本低,很划算。”他笑著説。據該店銷售經理介紹,上半年店裏汽車以舊換新成交量大幅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比超七成。

  上半年,長沙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共計申領59368人,累計申領金額73593.7萬元,購車金額達108.31億元。

  “如果把消費比作經濟的活水,以舊換新就像是開閘的閥門,讓經濟發展更加充滿活力和生機。”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上半年,長沙汽車以舊換新申領人數及成交金額在全省佔比超40%;家電、數碼3C以舊換新領域在全省的佔比均佔50%以上。(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汪宏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