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內蒙古21億株苗木保障“三北”工程種苗供應
2025-07-15 09:46:23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內蒙古聚焦“保、育、繁、推、管”五篇文章,全力保障“三北”工程種苗供應。目前,內蒙古自治區育苗基地面積達40萬畝,苗木産量突破21億株,數量充足、品質優良,不僅能滿足自治區“三北”工程建設需要,還可輻射供應周邊省區。

  2025年初,內蒙古制定全年完成2000萬畝以上的防沙治沙目標,任務艱巨。為保障種苗供應,內蒙古依託國有林場的土地資源和技術優勢,以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兩大戰區為重點,在全區佈局建設了40處保障性苗圃,重點培育“三北”工程急需的檸條、梭梭、羊柴等鄉土沙生灌木樹種,並按照“就近育苗、就近使用”原則,推行“訂單生産、定向培育”模式,充分發揮保障性苗圃補缺、托底、穩價的作用。

  根據新時期“三北”工程建設需要,內蒙古及時引導和調整品種選育方向,加大品種選育力度,創新品種審定形式,實行成果獎勵機制,重點推進抗性強的灌木樹種、效益好的經濟樹種和附加值高的珍貴樹種良種的選育步伐。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審認定林木良種203個,基本實現主要造林樹種良種全覆蓋。

  依據生態區劃和樹種特性,內蒙古科學規劃佈局苗木繁育基地,在東部地區重點繁育油松、樟子松、水曲柳等珍貴樹種和木本糧油樹種,在中西部地區重點繁育檸條、梭梭、沙棘、枸杞等生態樹種和經濟林果樹種。同時,積極引導育苗主體科學合理育苗,逐步形成以社會育苗為主體、保障性苗圃為補充的育苗格局。

  聚焦“三北”工程重點區域,內蒙古狠抓種苗流通重要環節,搶抓品質監管關鍵節點,啟動為期7個月的“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項目林草種苗品質監管“綠劍2025”行動,重點開展種苗品質抽檢和生産經營企業“雙隨機”檢查,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聯動,做到“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項目用種用苗品質監管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完成291個苗批和61個種批的抽檢,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同時,建立種苗價格監測預警機制,通過“周調度+周研判+周預警”方式,確保種苗市場秩序穩定和質優價穩供應,為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提供高品質種苗保障。(記者  張慧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