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可心
湖南是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肩負著新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
十餘年來,湖南充分發揮內陸腹地戰略支撐作用,紮實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在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懷化國際陸港貨場正在緊張地裝卸貨物。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立亮 攝)
互聯互通,經貿往來提質擴容
6月24日,首趟滿載2500噸聚氯乙烯的中越國際班列,從懷化國際陸港啟程,經憑祥口岸直達越南安員站。自此,由湖南懷化連結西北內陸直抵東盟市場的“十日達”高效物流黃金通道正式貫通。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
湖南堅持“東南西北上”“海陸空鐵水”立體出海,拓展流向、提升流效、擴大流量,跑出了連結“一帶一路”的“加速度”。
陸港聯通再提速——
中歐班列、湘粵非鐵海聯運、懷化東盟班列去年發運量齊上千列,貨值超400億元;
江海聯運拓新局——
新開拓城陵磯至浙江舟山港、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集裝箱運輸航線,城陵磯口岸去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8.1萬標箱;
航空聯動強樞紐——
去年黃花機場起降航班21.7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9.98萬噸,分別增長7.9%、13%,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
近年來,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擴容經貿“合作圈”、擴展平臺“輻射圈”,在共建“一帶一路”中交出亮眼答卷。
如今,湖南與2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往來,有國際友城120對、居全國第七位。2024年湖南對“一帶一路”貿易額3185億元、同比增長4倍,累計直接利用外資額、新增境外企業數均居中部前列。今年中非經貿博覽會非洲53個國家參會,簽約項目176個、金額113.9億美元,分別增長45.8%、10.6%。湖南自貿試驗區設立5年來,新引進重大項目549個、總投資7479.17億元,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09項。
數字背後是內陸省份向世界張開懷抱的決心,也是湖南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全球合作的堅定步伐。
湖南國際經貿投資合作水準持續提升,一批合作項目閃耀“一帶一路”沿線。愛非利加坦桑尼亞訂單農業、巴巴多斯旱稻種植示範推廣等項目順利推進;中科星城阿曼生産基地、郴州旗濱馬來西亞光伏産能擴大等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中偉印尼公司首條冰鎳産線正式投産,星邦智慧墨西哥項目啟動廠區建設。
民心相通,人文交流走深走實
7月初,當中國南方早稻開鐮收割時,馬達加斯加第一季雜交水稻收穫接近尾聲,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當地農民臉上。
馬達加斯加當地時間7月3日,中國—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全面啟動實體化運行,未來將以馬達加斯加為支點、作示範,讓雜交水稻在非洲大地抽穗揚花。
一粒稻種,跨越山海。2007年以來,湖南省農科院和袁氏種業持續在馬達加斯加推廣雜交水稻。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産業。如今,馬達加斯加已成為首個實現雜交水稻育種、制種、種植、加工和銷售全産業鏈的非洲國家。
湖南在農業援外領域持續發力,赴布隆迪、薩摩亞、剛果(金)等國實施援外項目,向東帝汶、馬達加斯加捐贈農用機械。2024年,湖南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農産品進出口達274.7億元,佔農産品進出口總額的51%。
在共建“一帶一路”大框架下,湖南與共建國家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人文交流合作,共享成果。
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湖南發揮醫療資源優勢,開展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與塞拉利昂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與津巴布韋醫院對口合作項目。第24批援塞拉利昂、第20批援津巴布韋醫療隊分別被授予“金獅獎”“卓越勳章”。
國際教育合作共贏。長沙民政學院“中國-老撾楚怡學院”在老撾開學;湖南三一學院在巴西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班;湖南鐵道學院與墨西哥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共建“高鐵工坊”項目揭牌。目前,我省具備招收來華留學生資質的高校達到49所,招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語言生獎學金生150人。
文化旅遊品牌升級。舉辦2024湖南國際文化旅遊節、湖南文旅走進科威特、阿聯酋系列活動,擦亮“三湘四水 相約湖南”旅遊品牌形象。
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已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湘水悠悠,情誼萬里。湖南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努力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展現更大作為,書寫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壯麗篇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