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南報道(記者 周雨晴 實習生 李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這句鐫刻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密碼,從岳麓書院“經世致用”的琅琅書聲中走來,在近代湖南人攪動時代風雲的變革裏淬煉,成為長沙城奔騰不息的血脈精神。
如今,在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征程上,這份流淌千年的創新基因愈發熾熱。長沙出臺《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等硬核舉措為創新“護航”,又設立規模龐大的科創引導基金、人才支持基金、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為企業注入汩汩“金融活水”。
沃土之上,新芽競發。長沙企業深深紮根營商沃土,紛紛按下創新“加速鍵”,一項項新技術破繭而出,一個個新成果落地生根,正為這座城市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注入奔涌不息的澎湃動能。
擎動算力引擎,賦能新質生産力
7月的長沙,熱浪翻涌。湖南湘江新區長沙軟體園的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機房內,沒有絲毫暑氣,只有冷卻系統循環吹來的涼感。
現場,工程師正調試新安裝的液冷系統。“伺服器運行採用風冷液冷混合方案,能效比達行業平均水準的1.3倍。”長沙軟體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勁舟指著一排排浸沒式冷卻箱解釋,即使突然斷電,電池間依舊能為伺服器提供約15分鐘的備用電源。而這裡1分鐘的運算量,相當於100萬台家用電腦同時工作一整天。
華為超晶體核心機房 攝影 周雨晴
模組一是華為超晶體核心機房,由34個集裝箱拼搭而成,極大提高了核心模組的交付實施效率。集裝箱從第一箱吊裝到封頂,僅用了10天。“整個模組以華為全棧的AI基礎軟硬體解決方案構成。”肖勁舟介紹。
在其中的伺服器裏,就有來自湖南球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處理請求——為籃球愛好者提供動作分析服務。
“過去用戶上傳一段投籃視頻,要用3天時間逐幀分析姿態。”肖勁舟分享,用上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0P的國産算力後,一段10秒的運球視頻上傳後,40秒即生成包含13項關鍵角度的分析報告。“現在日均處理量超5萬條,失誤率檢測精度達92%。”
這樣的技術迭代正在園區的多個領域發生。該園區企業湖南匯視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依託算力平臺開發的“橘洲大模型”,將藥物分子模擬實驗週期從90天壓縮至27天;創意公司利用AI渲染工具,使短視頻特效製作效率提升20倍。
而創新中心模組二曙光硅立方體,則配備了“100PAI算力+5P高性能算力+14400核通用CPU算力”,整體配套10PB高速存儲系統,可為客戶提供裸金屬、虛擬機和容器等多種資源類型,滿足各類演算法、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業務需求。
“我們既是算力超市,也是技術孵化器。”肖勁舟翻開運營臺賬:創新中心由長沙市政府與湖南湘江新區共建,2023年底上線以來,累計服務110余家省內人工智能企業。目前,中心已服務80余家企業,算力峰值使用率超50%。2025年初,基於昇騰模組部署的政務知識庫,創新中心為新區40個部門提供政策智慧檢索,文件處理效率提升4倍。
這種高效能算力正轉化為産業競爭力。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長沙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新增融資規模同比上升37%。“算力如同新時代的水電,但比水電更具催化性。”肖勁舟望向遠處正在擴建的工地。建成後,園區內還將迎來一批又一批的人工智能企業入駐。
未來三年,長沙軟體園的算力也將擴容至500P,為長沙衝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注入更強勁的“數字動能”。
鍛造智慧裝備,擦亮智造新名片
創新是山河智慧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企業是城市裏的‘細胞’,要有足夠的創新能力,才能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山河智慧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朱建新説。
在長沙經開區山河智慧的車間,時不時傳出一陣機械運轉的聲響。“過去,駕駛員在惡劣的工作環境會有安全隱患。”山河智慧通信新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錢康和同事一邊操作一邊解釋著,這套5G無人礦卡應急接管系統是通過5G網絡實現的對無人設備的遠程遙控操作體系。
“通過這套系統我們可以把駕駛員從危險惡劣的工作環境轉移到安全舒適的辦公室,這是遙控作業其中的一個意義。”不僅如此,當無人作業的設備遇到緊急情況需要人工介入時,操作手可以通過這套系統進行接管,同時還可以分時段控制多臺設備,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在這套系統旁,一個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的5G倣真培訓平臺格外搶眼。該平臺主要用於為客戶提供大型裝備的虛擬培訓。它不僅能實現工程裝備的遠程遙控,還能真實模擬裝備的運動姿態,結合全景大屏為操作者提供身臨其境的模擬培訓體驗。
山河智慧5G無人礦卡應急接管系統 攝影 李豆
錢康回想起真機培訓場景:“傳統的大型複雜裝備不僅操作複雜、安全隱患大,而且油耗成本高。”山河智慧通過數字化手段革新了培訓流程:學員首先在這個孿生培訓平臺上進行理論學習,然後在倣真環境中進行實操練習並完成考試,合格後再到真機上進行最終的操作確認。這種模式顯著提升了培訓效率,大幅降低了培訓成本和安全隱患。
山河智慧的創新步伐不止於此。近年來,山河智慧始終堅持按年銷售收入的3.5%以上投入研發項目及研發條件的建設與改善,為創新活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放眼長沙,2024年,長沙工程機械産業集群規模突破2500億元,佔據全國總規模的30%以上。2025年一季度,長沙工程機械産業鏈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41.16億元,同比增長5.7%。龍頭企業表現尤為亮眼,山河智慧、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利潤同比增幅均突破50%大關。
目前,《長沙市促進工程機械産業發展條例》已正式實施,其中就明確支持開展工程機械領域産學研合作、培育和引進專業人才,參與制定、修訂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搭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推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下一步,山河智慧將在産業鏈上發揮引領作用,帶動産業鏈創新發展;將繼續堅持創新研發之路,不斷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産品,從國內走向國際,持續擦亮長沙“工程機械之都”名片。
踐行環保科技,擘畫綠色新未來
在永清環保的實驗室內,一套套精密的儀器有序運作,一組組嚴謹的數據被仔細記錄——它們正為減污降碳目標的實現提供著精準的監測依據和技術支撐。
實驗人員正在實驗 攝影 李豆
“我們通過研究世界的先進垃圾發電技術,以自有技術和自主品牌,研發設計了適用於國內垃圾屬性的系列垃圾焚燒爐排爐。”永清環保總部研發中心總經理馬英介紹。“這項裝備有效解決了垃圾燃燒不穩定、不充分、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治理能力差、發電效率低等關鍵技術難題,並且已經應用於衡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在衡陽市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有1500噸生活垃圾轉化為清潔電能。永清環保為其量身打造的“城市凈化器”,2024年衡陽、新餘垃圾發電項目全年處置垃圾近百萬噸、協同處置污泥5萬噸,發電量超3億度,碳減排30萬噸——其排放指標更優於歐盟標準,煙氣中二噁英等關鍵污染物濃度被牢牢控制在安全閾值內。
同時,永清環保在土壤污染治理領域也取得進展。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其研發的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在湖南省某冶煉場地綜合示範工程中成功應用。該技術通過篩選培育菌群,利用菌群混合修復誘導生物成礦過程,顯著降低環境電位、提升pH值,實現重金屬原位固化穩定率大於90%。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相較于傳統藥劑,該技術不僅成本更低、綠色無污染,而且大幅減少了土方開挖量,是名副其實的‘減污降碳’利器。”
目前,該技術已在湖南、江西、廣西等地開展示範項目超10項,修復效果長效顯著,為解決歷史遺留土壤污染問題、改善區域環境、保護水土安全提供了高效方案,經省科技成果評價達國際先進水準。
永清環保的技術優勢正轉化為全球影響力。相關技術應用於國際石油污染治理、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等項目中;在粵港澳、長三角等地設立創新平臺,更在美國建立IST分中心。自永清環保創新中心成立以來,已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硫287萬噸、氮氧化物28萬噸,年節水量達1000萬噸,為德龍鋼鐵、藍思科技等500強企業提供綠色轉型方案。
永清環保源網荷儲中試基地 供圖 永清環保
永清環保作為長沙環境治理産業鏈的“鏈主”企業,背後是長沙對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度踐行與長遠佈局。近年來,長沙緊扣環保産業新質生産力高品質發展,把節能環保産業鏈作為全市17條重點産業鏈之一,規模以上企業超過370家,綠色新産業和新産能發展壯大,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
“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成果用於全球。”馬英錶示,在長沙邁向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征程中,永清環保將繼續推動城市的綠色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