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南報道(記者 周雨晴 實習生 李豆):中部湖南,科創潮涌。
2022年,湖南實驗室體系建設的藍圖在各地鋪展,一盤聚焦核心領域突破的創新大棋穩步落子。
三年耕耘,岳麓山實驗室,辣椒種質在基因序列中綻放新姿,詮釋著“農業為本”的生動內涵;湘江實驗室,先進計算與湖湘文化碰撞出火花,凝聚著“智創未來”的智慧巧思;芙蓉實驗室的精密儀器下,納米孔技術破譯生命密碼,承載著“濟世利民”的古老期許。
從岳麓的草木蔥蘢到湘江的潮涌奔騰,從科創版圖的徐徐鋪展到芙蓉的醫者仁心,在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進程中,湖南以文化為根、科技為翼,奏響了“敢為人先”的嶄新樂曲,書寫著“經世致用”的時代新章。
一粒種子,解碼神農新篇
岳麓山實驗室7號樓,蔬菜品種創制中心的組培室裏,一排排辣椒幼苗在智慧光照下生長,科研人員正俯身細緻觀察,記錄著每一株的生長細節。
“以前老百姓種辣椒,考慮的是産量;現在,考慮的是怎麼種出‘好味道’。”岳麓山實驗室蔬菜品種創制中心主任、教授劉峰一語道破産業轉型的關鍵。隨著生活水準提升,香味、口感等品質指標成為消費者的新追求。
團隊聚焦這一變化,深入研究辣椒的風味特性。經過無數次雜交選育,“樟樹港辣椒”“軟皮2307”等嫩果尖椒高品質品種應運而生。“種植高品質辣椒也讓農戶嘗到了甜頭,以前農戶種植普通辣椒每畝地收入只能賺兩千到五千元,現在農戶種植高品質辣椒每畝地收入可達一二萬元。”劉峰介紹。
與人們食用的鮮辣椒不同,另一批“特殊”的工業辣椒在岳麓山實驗室經過培育後,在新疆的戈壁灘上紮根。工業辣椒是工業原料食品加工、醫藥等産業鏈的工業原料,提取辣椒紅素等成分後,可以用於産業發展所需。
“以前我們的工業辣椒産量少,品質良莠不齊,還得從印度進口。”劉峰提及,轉機始於一場“北移”戰略。
受氣候變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岳麓山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將目光投向光熱條件優越的新疆、內蒙古。再通過品種改良與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融合,從育苗、移栽到采收,種植全程實現機械化操作,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利用當地乾燥氣候解決了辣椒烘乾的難題。
創新火花的碰撞,離不開強大的平臺支撐。在岳麓山實驗室,團隊依託最新生物技術,加速培育適應不同需求的辣椒品種。“我們要讓辣椒‘上山下沙漠’。”劉峰團隊依託岳麓山實驗室的先進設施條件,與實驗室多支優勢團隊跨學科交流,不同領域的智慧在這裡深度融合,“這種創新生態,顯著提升了效率,將新品種的選育週期縮短了40%。”
種質創新的故事持續在岳麓山實驗室發生,目前,該實驗室已聯合參建單位申報大豆、玉米、棉花等農作物新品種8項,完成年度技術合同成交2200萬元,聯合申請發明專利近30項。
一行代碼,激蕩算力新浪
在湘江實驗室,産業化部部長李堅飛正介紹新上線的與芒果智媒聯合研發的“不芒一點”小程式:“點擊選擇‘不芒’學長 AI 機器人,輸入創業項目,幾秒內就能匹配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技術夥伴和培訓資源。”
為了讓湖南的創新創業政策更立體化呈現,湘江實驗室研發團隊梳理全省百餘項創業政策,構建專業術語庫訓練AI模型,將晦澀條文轉化為“問題-解決方案”式智慧推送。
“從創意到上線歷時一年,核心是破解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難題。”李堅飛説,通過塑造“不芒”學長等數字人角色與用戶互動問答,小程式首期聚焦政策諮詢,後續逐步拓展服務領域。目前,這款小程式已深受創業青年與大學生群體青睞,下載量持續攀升。
“文化+科技”産業也在湘江實驗室多點開花。與芒果數智聯合研發了“VR豕尊虛擬博物館”“山海映真AI小程式”等産品;與芒果融創等單位聯合研發了湘江文創大模型;構建了智慧編劇智慧體平臺……“科技賦能,文化鑄魂。”李堅飛用這句話闡釋實驗室的“雙螺旋”理念。
研發與外聯部部長徐雪松介紹,今年,湘江實驗室系統佈局AI預訓練大模型、具身(人形)智慧機器人、智慧體、類腦智慧、生物智慧製造、工業數字孿生、文化+科技、低空經濟等領域等七大領域,這些探索正呼應湖南省“4×4”現代化産業體系,讓科技之力化作興業惠民春風。
科研團隊是創新的核心支撐。目前,湘江實驗室已組建起一支專兼結合的科研團隊,匯聚兩院院士、外籍院士及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國家級人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先後獲批湖南省博士後創新創業基地、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展望未來,湘江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劉國權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凝聚發展合力,聚焦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打通“人才匯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産業孵化”創新鏈條,持續打造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一枚晶片,守護生命新芽
“這可不是普通的晶片,它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芙蓉實驗室教授、中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竹新展示了指甲蓋大小的檢測晶片,“我們團隊研發的基於納米孔單分子技術的植入前胚胎無創優選技術,最近取得了重要進展,它有望替代傳統的侵入性植入前基因檢測,為需要生殖輔助技術的家庭帶來福音。”
以往,傳統的植入前基因檢測,不僅費用高昂,動輒就要幾萬元,還依賴大型笨重的儀器。“現在,芙蓉實驗室通過配套的試劑盒進行檢測,完全不需要傳統的大型儀器,成本能大幅降低。”為了將技術升級,董竹新已潛心研究三年。“等技術成熟並實現納米孔感測器批量生産後,就像在納米孔基因測序中呈現的那樣,可攜式測試裝置只需幾千元、一次檢測的成本僅需幾十元,大大減少了醫院和患者的經濟負擔。”
這項技術的背後,是精準醫學對民生痛點的回應。“在回顧性研究中找到重要標誌物並建立新的評價體系,以期待在前瞻性胚胎篩選試驗中將植入率提升至75%以上。”董竹新介紹。
據悉,該檢測為體外無創檢測,以胚胎培養過程中的培養基為檢測對象,通過對培養基中囊胚分泌的重要生物標誌物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回顧性實踐找到差異性,再通過前瞻性實驗驗證臨床前景,可有效評估胚胎著床潛能。
生物樣本資源創新平臺 供圖 芙蓉實驗室
這樣的醫學突破,在芙蓉實驗室並非孤例:與華大基因共建的湘雅華大湘惠智慧實驗室已正式投入使用;與瀏陽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湘贛邊區域醫學大數據與慢病隊列研究基地。
此外,芙蓉實驗室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與“造血”功能,成果顯著:體表手術機器人獲二類證,共聚焦鐳射顯微內鏡成原型機,基因臉譜 app上線、診斷試劑盒簽約,轉化估值1.4 億元;另有4項成果轉化超8000萬元,多項創新藥物和器械獲批專利,1.1 類中藥創新藥 “天苓止眩片” 獲批臨床試驗。
同時還與岳麓山實驗室、湘江實驗室合作開展醫療大數據等項目研究,與多家生物龍頭企業聯手,讓創新的觸角延伸到産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