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中快速崛起的創新高地,合肥在以科技創新驅動産業躍遷、經濟體量持續攀升的同時,始終將文化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靈魂工程”。
街角的圖書館裏坐滿了沉浸閱讀的市民,文化廣場上非遺傳承人正教授傳統技藝,科技感十足的書店中青少年在體驗數字互動項目……近年來,這座以“速度”聞名的城市,正在以“文化惠民、服務為民”為核心,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空間革新、科技賦能、服務升級,構建起覆蓋城鄉、多元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優質文化資源觸手可及,讓城市的文化底蘊在創新中愈發深厚。
在這場公共文化空間的轉型升級中,一座融合了科技與人文的“文化新地標”格外亮眼——合肥元·書局。作為合肥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生動縮影,它從承載城市記憶的老牌書店蛻變重生,憑藉獨特的空間美學與創新實踐,斬獲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授予的“年度最美書店”稱號,為合肥公共文化服務的“破圈”之路寫下了精彩注腳。
元·書局正門
空間重構:五層天地藏萬象,文化體驗觸手可及
走進元·書局,仿佛踏入一座立體的“文化萬花筒”。五層特色空間各有乾坤,精準對接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正是合肥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理念的鮮活實踐。
一樓“元·行遠方”作為安徽首家地圖主題書店,由安徽新華發行集團與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聯手打造,一張張地圖串聯起文旅故事,讓市民在翻閱間開啟探索世界的旅程。
二樓“元·探未來”以科學為媒,靜態圖書區與動態實驗區相映成趣,青少年在這裡動手做實驗、聽科普講座,科學探索的種子悄然萌發。
三樓“元·開天眼”構建起二次元愛好者的樂園,漫畫書、文創周邊琳琅滿目,從經典日漫到國漫新銳,一起領略二次元世界的獨特魅力。
四樓“元·戰極限”引入“元宇宙運動社交+”概念,數字體育項目讓運動不再受場地限制,科技與體育的碰撞點燃了市民的活力。
負一樓“元·遊幻境”則是數字主題樂園,沉浸式體驗讓市民在光影變幻中感受文化與科技的奇妙共生。
這種打破傳統書店邊界的設計,恰是合肥公共文化空間“從單一到多元”轉型的縮影——不再局限于“看書、借書”,而是成為集閱讀、體驗、社交、學習于一體的“文化會客廳”,讓每個年齡層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樂趣。
一樓地圖主題書店
數字賦能:科技架起連心橋,文化服務精準惠民
在合肥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科技賦能”是鮮明的關鍵詞。元·書局的轉型之路,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暗合了這座城市“科創+文化”雙輪驅動的發展邏輯。
書店裏,幻境星城的沉浸式投影、科普實驗室的互動裝置、數字體育區的智慧設備,讓市民在“玩”中感受文化魅力;線上,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平臺實時推送活動信息,“皖新雲書店”小程式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取書”,“智慧書房”APP讓閱讀記錄隨時同步……從線下體驗到線上服務,數字技術讓文化服務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變得更精準、更便捷。
這種“線上+線下”的融合模式,正是合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縮影。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合肥讓圖書館、文化館、書店等文化場所“連點成網”,市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快速獲取文化資源、參與文化活動,真正實現了“文化惠民無死角”。
日常文化活動
示範引領:從“最美書店”看合肥文化建設新圖景
元·書局的成功,不僅在於空間的創新與科技的應用,更在於它始終堅守“文化服務貼近群眾本真需求”的初心。這一點,與合肥在高速發展中“既要産業筋骨,也要文化靈魂”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如今,元·書局已先後斬獲“2023年度出版發行業創新案例”“2024標杆大書城”等多項榮譽,此次獲評“年度最美書店”,更是對其作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典範的認可。正如店長汪利所説:“實體書店的轉型,歸根結底是為了使文化服務更加貼近人們的本真需求。”
從元·書局望向整個合肥,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城市書房遍佈街巷,讓“15分鐘閱讀圈”成為現實;鄉村文化禮堂裏,民俗活動與現代藝術交相輝映;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全年無休,從親子閱讀到非遺體驗,覆蓋全年齡段……這座在産業賽道上疾馳的城市,正以多元創新的姿態,讓文化融入日常,讓每個市民都能共享文化發展的紅利。
未來,隨著元·書局持續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合肥也將繼續以更多像它這樣的“文化新地標”為支點,在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的同時,讓文化根系深扎城市土壤,讓書香浸潤城市肌理,真正實現“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協同生長。(文/圖 金震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