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城步縣以山歌為媒 唱響文旅融合新聲
2025-08-12 17:45: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媛責編:尹紅燕

  山歌,是凝聚人心的文化紐帶,也是推動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

  7月30日至8月2日,第27屆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在湖南邵陽城步苗族自治縣舉行,涵蓋非遺美食、民俗體驗、全民大聯歡、健康跑等多種活動。

  圍繞“山歌”主題打造文化大餐,城步以節會為媒介,實現文化傳承創新和文旅産業振興,蹚出一條“以歌潤心、以文興縣”的新路子。

  動人山歌唱古今 文化城步最有“韻

  自古,長安營鎮的苗侗先民便以山歌傳情達意、讚美生活,唱山歌成為城步代代相傳的古老風俗。

  如今,這曲調不僅未隨時間褪色,反倒愈發嘹亮 ——2024年央視龍年春晚,苗語版《苗嶺飛歌》驚艷亮相,讓城步山歌從苗鄉飛向全國。

  從春晚舞臺到民族節慶,城步兒女處處留“聲”。

  農曆六月六,是城步最隆重的節日。每到這一天,當地百姓身著節日盛裝,盡情“搖”歌。今年六月六,第27屆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在城步唱響,吸引四方遊客循歌而至,開啟“樂在旅途、醉在其中”的夏日之旅。

  開幕式上,原生態《又唱過山飄》蘊含古老韻味,非遺《與儺共舞》展現神秘人文,經典對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喚起觀眾共鳴,《山歌唱給世界聽》架起國際橋梁,《苗嶺新聲代》唱響未來,《城步步步美》舞動城步風華。

邵陽城步以山歌為媒 唱響文旅融合新聲_fororder_1

第27屆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 供圖 城步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整場演出以山歌為媒,熔鑄原生腔調、多元文化與非遺精粹,打造了一場全民參與的山歌盛宴。

  無論是民族風情街、丹口桃林村,還是火“出圈”的南山,都成為山歌節閃亮的舞臺。“歌”與“城”相映成趣,詩意與遠方在此交融。

  以文化人,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溝通世界。山歌節,讓世界看見城步,讓城步擁抱世界,也成了城步“生態立縣、産業興縣、人才強縣、開放活縣”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除山歌節外,城步還依託春節、端午節等傳統佳節以及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重要節點,精心舉辦非遺項目展演、展示和比賽活動。

  文化基因深植于城步的血脈之中,在節慶的舞臺上煥發著持久的生命力。

  激活文旅新業態 文化城步最可“感”

  “山歌節”搭臺,文旅唱戲,城步在歌聲裏興業。

  當人潮涌進城步,文化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城步吊龍(舞)、城步油茶習俗、苗族楊家將傳説、六月六山歌節、苗繡、木葉吹歌、慶鼓堂……細數起來,城步坐擁18個國家、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非遺文化,成為城步的鮮明“辨識度”。

  近年來,在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等特色節會的帶動下,城步深挖非遺“富礦”,通過“非遺+旅遊”“非遺+電商”等模式,推動非遺文化與多産業融合。

  苗繡非遺傳承人伍前金積極培訓農村留守婦女,大力發展苗繡産業,集專業苗繡設計、製作、銷售融為一體,將少數民族文化與市場運作巧妙結合,形成苗繡文化“研究+培訓+産品開發銷售+民俗文化旅遊”的一條龍生態模式,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同時,城步依託南山、兩江峽谷、金童山等重點生態資源,把唱山歌、喝油茶、“慶鼓堂”等傳統習俗融入“遊”的場景,讓特色文旅小鎮不斷涌現。

  文旅供給跟著市場需求轉,城步的“嗅覺”越來越靈敏。

  當地緊跟“紅色旅遊”、研學遊興起的市場特點,用好南山草原等紅色資源,投資400余萬元對老山界、高山紅哨升級改造,將人們耳熟能詳的《一條棉褲》《一張借條》《一盞馬燈》等紅軍故事編集成冊,編入山歌。

  去年,中國首個水上苗鄉數字幻遊項目《巫水河邊月正圓》在城步誕生。此項目以巫江2.6公里河道為舞臺,將3D投影、水幕秀、沉浸式劇場等科技手段與苗族文化深度融合,彰顯城步的民俗文化之美、生態錦繡之美、英雄根脈之美。

邵陽城步以山歌為媒 唱響文旅融合新聲_fororder_2

全國首個水上苗鄉數字幻遊項目一一巫江夜遊景區 供圖 城步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如今的城步,吃、住、行、遊、購、娛産業鏈逐漸成熟。借力六月六山歌節的帶動,城步便有了更強的市場“磁力”,“中國最具影響力文化旅遊百強縣”“中國區域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市”等招牌越擦越亮。

  今年“五一”假期,城步接待遊客超過54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4億元。今年1至6月,城步累計接待遊客336.93萬人次,同比增長6.89%,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4.7億元,同比增長8.4%。(文 陽望春 化定興 周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