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秸稈通過生物發酵産生沼氣,既解決秸稈處理難題,還能為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8月20日,在湖南省衡陽縣界牌鎮日産4萬立方米沼氣項目的建設現場,湖南明升環境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劉柏玉介紹,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今年9月可竣工投産。
衡陽縣日産4萬立方米沼氣項目現場 受訪者供圖
作為農業大縣,衡陽縣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年秸稈産生量穩定在70萬噸左右,可收集利用量超過50萬噸。以往,秸稈或被就地焚燒,造成空氣污染,或直接還田,利用方式較為單一。
衡陽縣引進的這一項目,由湖南明升環境科技公司投資2.2億元建設,將運用厭氧發酵技術,將秸稈與畜禽糞污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項目全面達産後,每年可處理秸稈超5萬噸,禽畜糞污近13萬噸,預計年産沼氣1460萬立方米、固態有機肥3萬噸。
過去被視為“廢棄物”的秸稈,正在成為“香餑餑”。劉柏玉説:“通過秸稈與畜禽糞便發酵,産生的沼氣可提純後供應界牌工業園區及周邊企業,實現清潔能源配套;沼渣製成優質有機肥,沼液用於提升土壤肥力,形成‘園區供能+農資供應+土壤改良’的循環利用模式,帶來多重收益。”
2024年,衡陽縣秸稈綜合利用率超90%,多元化利用渠道不斷拓展。其中,關市鎮鑫粵農業將玉米秸稈變身優質飼料,遠銷廣東和江西;冠眾農業科技第三方稻草打捆作業服務有效解決了稻草離田難、成本高的問題;生物天然氣項目將實現秸稈及養殖糞污資源化、高值化、循環化,成為湖南省秸稈能源化利用典範。(文 譚連海 鄒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