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推介: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湘西吧
2025-08-28 09:33:16來源:湖南日報編輯:顏觀潮責編:顏觀潮

  上半年入境遊客量同比增長58.38%。近日,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體驗後極力推介——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湘西吧

  “朋友們,來這裡吧!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8月24日,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裏卡爾多·布西在永順縣芙蓉鎮面對鏡頭,向世界推薦湘西。當天傍晚,永順縣驚現雙彩虹奇觀,正在參加2025第九屆世界攝影大會的300余名國際攝影師共同用鏡頭見證。這座“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成為全球攝影焦點。

  今年湘西州實施“引客入湘”戰略成效顯著。上半年全州接待入境遊客18.62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6507.1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8.38%和57.66%,兩項指標均居全省前三。

  張家界—鳳凰古城線路領跑入境旅遊

  一條串聯世界級景觀的“張家界—鳳凰古城國際旅遊精品線路”,已成為區域文旅發展新引擎。

  這條“黃金走廊”創新整合武陵源砂岩峰林、鳳凰古城夜景、芙蓉鎮瀑布景觀和矮寨大橋工程奇觀等資源,打造“自然奇觀+人文秘境+工程史詩”的立體體驗。其中,鳳凰古城旅拍及沉浸式夜遊項目國際遊客參與度很高,矮寨大橋的“橋旅融合”模式將工程參觀與峽谷探險結合,引流效果顯著,“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窗口。

  “這是資源稟賦的創造性轉化。”吉首大學張建永教授指出,“通過交通串聯實現景區優勢互補,既保留特色又形成合力,為區域旅遊協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交通網絡的完善為線路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張吉懷高鐵開通後,鳳凰至張家界核心景區實現75分鐘直達。隨著張家界機場T3航站樓啟用,線路國際輻射力將進一步提升。

  湘西入境遊市場持續向好。最新統計顯示,東南亞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客源佔比達65%,其中泰、越、馬三國佔半壁江山。

  國際交流拓展客源市場

  湘西州實施“文化走出去、遊客引進來”戰略,為景區引流。

  主動走向全球客源市場進行精準行銷。今年2月,湘西州組團參加2025年馬來西亞國際旅遊展。展會期間,“神秘湘西”展臺備受關注,並與當地旅行社達成合作。其間,芙蓉鎮景區與馬來西亞登嘉樓州停泊島景區簽署了友好景區備忘錄,實現互推互宣。

  向海外輸出優質文化IP,以文化共鳴提升國際遊客對湘西州的認知與嚮往,紀錄片《沈從文與湘西》出海加拿大併入圍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民族舞劇《二十四時舞》獲湖南藝術節田漢特別獎,成為湘西文旅推介的重要文化符號。

  聚焦用活民俗文化資源,國際知名作曲家譚盾以湘西採茶韻律為靈感,融入“土家族打溜子”等非遺元素,創作新曲目《茶溜子·神秘湘西》,在香港“中華文化節”首演,贏得廣泛讚譽。芙蓉鎮景區通過海外社交平臺推送瀑布夜景、土家擺手舞等短視頻,吸引大量外國遊客。7月,原創雜技劇《夢之旅—神秘湘西》啟動西班牙巡演,將在50余座城市演出140場。

  文化走出去,遊客引進來。7月,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走進永順、古丈等縣,來自8個國家的40名海外華裔青少年深度感受湘西文化魅力。

  服務升級贏得全球口碑

  “陪您滿意遊湘西”活動持續開展,通過規範市場秩序、提升服務便利度等措施,形成“低投訴、高滿意度”的良性發展態勢。入境遊客滿意度達98%以上。

  在提升服務品質方面,鳳凰古城實現漢、英、韓三語標識全覆蓋,配備英、日、韓語導遊服務。芙蓉鎮與張家界合作組建的專業小語種導遊團隊,有效滿足了不同國家遊客的需求。

  入境遊客支付更便利,鳳凰古城設置5處外幣代兌點,200多家商戶支持國際信用卡消費。芙蓉鎮等景區全面優化境外遊客支付體驗,支持掃碼支付與國際信用卡支付功能。

  服務品質持續優化,重點景區餐飲創新推出改良版湘西美食,更符合國際遊客口味。旅遊行業積極推進國際禮儀培訓,其中“鳳凰旅拍”專項培訓項目涵蓋攝影技巧、客戶溝通等多項國際化服務標準。芙蓉鎮民宿經營者鄧妮憑藉流利英語服務,年接待境外遊客超過2000人次。

  智慧旅遊建設成效顯著。湘西州“文旅大腦”接入327個點位,AI智慧行程規劃、VR景區導覽等服務覆蓋主要景區。《邊城》《德夯幻境》等沉浸式體驗項目獲得遊客好評。

  漫步鳳凰古城,邂逅各國背包客;駐足矮寨大橋,遇見國際攝影師;流連芙蓉鎮,迎來四海賓朋——這一幕幕,正是湘西州打造“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旅遊目的地”的鮮活寫照。(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元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