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洞口:秸稈變廢為寶促增收
2025-09-01 10:19:15來源:湖南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打造統一收儲利用的綠色産業鏈 洞口 秸稈變廢為寶促增收

  8月28日,記者走進洞口縣毓蘭鎮四合村看到,村民正將秸稈打包成捆,碼放整齊,送到收儲運網點換錢。這些統一收購的秸稈將被送往畜牧企業,加工成肉牛飼料。

  洞口縣是農業大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0萬畝,每年産生玉米、水稻等秸稈達61萬噸。過去,該縣大多采取露天焚燒方式處理秸稈,影響了當地的空氣品質。為改變這一現狀,該縣打造統一收儲秸稈的綠色産業鏈,搭建起以石江鎮為縣級秸稈收儲運中心,山門鎮、毓蘭鎮、黃橋鎮、高沙鎮為鄉鎮收儲運網點的“一中心四網點”體系。今年這些秸稈大多被收儲加工利用,曾經的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

  合通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是該縣“一中心四網點”對接企業之一。該合作社將通過各網點收儲的秸稈,做成肉牛飼料,既解決了當地的飼料缺口,又為種植戶開闢了新的增收渠道。今年,該合作社已加工秸稈2700余噸。“一畝地的玉米秸稈能換500多元,一畝地的水稻秸稈能換200元左右。”合作社負責人鄧聯清告訴記者,縣裏建起“一中心四網點”收儲體系後,農戶只要打個電話,就會有專人開車上門收秸稈,省時又省力。種植大戶李迪斌説:“我家的玉米秸稈,換了萬餘元。”

  邵陽市生態環境局洞口分局負責人介紹,通過這一綜合收儲模式,洞口縣秸稈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秸稈焚燒數量較以往顯著下降。下一步,將努力實現秸稈處置“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的管控目標。1至7月,洞口縣空氣品質顯著改善,空氣品質排名全省第五,改善率位列全省第三。(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肖海波 曾佳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