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AI”上湘江丨綠色動能 乘“新”出海
2025-09-15 14:15: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雨晴責編:尹紅燕

  9月,與湖南相隔萬里的北歐地區,傳統油氣開採中産生的“廢氣”正通過石油伴生氣發電機組被轉化為電量。7台發電機組每年轉化約5600萬度的發電量接入當地電網,正服務於當地的生産生活。

  而這些高效清潔的發電設備,卻都有一顆“湖南心”——由湖南湘江新區企業力宇集團研發、生産、運維。

  “在石油開採過程中,伴生氣會與原油一同從井口出來。”力宇集團技術人員介紹,以往,傳統油氣開採中處理伴生氣方式是單純的燃燒處理。“放空燃燒”,不僅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也是對能源資源的極大浪費。“這個項目一年可節約標準煤1.7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57萬噸。”

  在“雙碳”的時代命題之下,力宇集團的能源解決方案遠不止此。

  天然氣、生物質氣、沼氣、高低濃瓦斯氣、工業煤氣……10余種燃氣發電領域,均有其産品的身影。目前,力宇機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200MW,年發電量約119億度,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99萬噸,創造節能效益約74億元。

  其中,最讓企業發展中心部長李永自豪的,便是工業煤氣內燃發電機組。

AI上湘江丨綠色動能 乘“新”出海_fororder_1

工人正在調試設備 攝影 李媛

  “燃氣中的可燃組分受工業生産過程與工藝影響波動很大,産能隨時升降,氣體成分會發生很大變化。”李永回憶,在工業廢氣回收和處理過程中,其中含有的大量粉塵和硫、氯、氨等物質,會給內燃機發電産品的零部件壽命、運行安全與穩定性造成極大的損害。“如何改善廢氣的潔凈度、穩定性和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點。”

  有了方向,難題攻克便也不顯得遙不可及。

  “過去,我們的數字化能力更多停留在數據採集層面,不能直接為生産提供決策建議,也無法自動執行。”該企業總裁特助周拯介紹,目前,依託龐大實時數據積累與智慧演算法,構建起智慧響應體系,能夠實時監測進氣流量、燃氣中的粉塵與含硫量等多項參數。“感測器監測後,産品能夠自動調節氣門開度、自動補給油量,這些都不需要人為操作。”

  由此,産品通過與鋼鐵冶煉工廠生産過程參數的實時耦合與敏捷控制,實現對燃氣量與質的同步控制,廢氣回收和處理則更為高效。

AI上湘江丨綠色動能 乘“新”出海_fororder_2

力宇集團生産的工業煤氣內燃發電機組 攝影 李媛

  憑藉卓越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發電機組産品得到廣泛認可,打破國內大功率燃氣內燃機發電産品長期被國外産品壟斷的局面。

  30餘年來,在力宇集團團隊心中,創新是一直堅持的發展命題。使得力宇集團更加堅定科技賦能發展信念的時刻,是2023年6月——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岳麓峰會上提出“把長沙打造成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兩個月後,“建設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被列為湖南打造“三個高地”的標誌性工程之一。

  自此,力宇對先進技術的追求,也加快了步伐。

  2024年,力宇集團通過開發SCADA在線監測與智慧處理體系,使得全球各地的發電機組數據可以實時“飛”回長沙,運維人員在國內就能精準掌握設備狀態、遠程診斷調控。“以前一個12台機組規模的電站需要30人輪班值守,現在通過智慧系統,只需16人就能維持高效安全運轉。”周拯將其稱為發電機組的“大腦”。“維護更為便捷,人效大幅提升,越來越多海外客戶紛紛找上門。”

  如今,力宇的內燃發電機組贏得了北歐、中東和東南亞等多個地區的市場青睞。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近5億元,其中,産品出口額達2.5億元。

AI上湘江丨綠色動能 乘“新”出海_fororder_3

坐落在湖南湘江新區的力宇科技産業園 供圖 力宇集團

  近年來,湖南湘江新區憑藉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深厚積累,推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環保性能強的産品和服務走出國門,奔赴全球能源綠色應用的第一線。“在推動産品出海的過程中,像通關流程優化和政策對接,新區實實在在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在周拯看來,促使産品更快速、順暢走向全球市場的背後,少不了新區的支持。

  目前,湖南湘江新區以“七大攻堅”行動為抓手,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數字政務建設、“千人幫千企”“送解憂”等,提升企業辦事效率,讓企業家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

  世界各地的“湖南力宇牌”發電機持續運轉,總裝基地的生産線同樣加速前行。眼下,又一批發電機組整裝待發,即將啟航——目的地,加拿大。(文 李媛 廖思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