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打造“皖農雲圖”高價值數據應用場景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安徽依託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運用空間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術,探索打造“皖農雲圖”農業農村高價值數據應用場景,將數據轉化為新型生産要素,有效提升全省農業農村管理服務數字化、智慧化水準。
據悉,“皖農雲圖”採取“多源數據一體”策略,從數據冗余到價值提純,將安徽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已匯聚的原始數據進行清洗與解析,形成統一、權威、鮮活的農業農村高品質“數據資源庫”。平臺集成近10年省市縣三級農業發展情況、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結構化數據和全省鄉村建設、農作物“四情”等非結構化數據,目前已匯聚涉農高價值數據25.6萬條,農作物空間分佈數據集1.5億余條,形成農業産業發展、和美鄉村、高標準農田、農業大模型等四個專題。
“皖農雲圖”依託GIS平臺與空間分析能力,將多源數據轉化為直觀的一張圖,在田間地頭做到“點開即看、一屏掌握”。基於手機定位,平臺可以自動呈現所在縣區農業發展基本概況、在全省排名前十的優勢産業、所在精品示範村建設規劃和成果等情況,做到在田間地頭隨時掌握當地農業農村發展底數。此外,平臺通過共享利用省自然資源廳非農化調查數據,實時呈現農作物長勢實拍圖片。在衛星影像底圖上精準疊加高標準農田分佈與屬性,支持按定位或自選區域查詢,顯示歷史項目、建設規模等信息。
“皖農雲圖”採用“DeepSeek推理模型+自主訓練YOLO模型+通義千問圖像解譯模型”的“三模協同”技術架構,具備更高水準的圖像識別與智慧問答能力。平臺重點針對我省水稻、小麥等主要作物病蟲害,訓練病蟲害檢測數據20余萬條,綜合識別準確率在80%以上。用戶只需手機拍照上傳,即可快速獲取病蟲害識別結果與防治建議,為一線生産提供即時智慧的決策支持。(通訊員 方文紅 記者 許昊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