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片槳板劃過天子湖如碧玉般的湖面,“奔跑吧·邵陽”2025年中國槳板超級聯賽暨第四屆天子湖槳板公開賽就此在湖南邵陽縣落下帷幕。
連續四年在此舉辦的槳板賽,集聚起旅遊人氣,讓天子湖一躍成為水上休閒運動愛好者和廣大遊客的熱門打卡地。
天子湖 攝影 李芳森
一塊槳板激起的陣陣碧水中,濃縮起邵陽縣的發展理念之變,見證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之變,激蕩了湖邊民眾的生活之變。
碧水“涅槃”生態美
朝陽初升,天子湖面泛起粼粼金波。
在天子湖旅遊度假區蔡山團半島的草坪上,蔡山團村村民張三橋頭戴草帽,接上水管,將水霧灑向茵茵綠草,他的心情也如同青草受雨露潤澤般愜意。“以前這裡叫‘渣灘’,渣滓的渣。”張三橋沒有想過,63歲的他能過上如今這樣“滋潤”的生活。
張三橋正在給草坪澆水 攝影 李媛
20世紀90年代起,採砂業在此興起,彼時生活在渣灘邊的張三橋也是採砂場的合夥人之一。那段“灰黃”的記憶,至今仍歷歷在目。
“不到300米的距離內,就有七八家採砂廠,機器一響就是一整天,晚上睡覺都不安寧。”雖通過採砂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張三橋心中卻惴惴不安。“地面坑坑洼洼,水是黑黃的,空氣中瀰漫著腥臭,人在岸邊站幾分鐘,就是一臉灰。”
“既要保護生態,又要發展經濟。”“既要又要”的期望讓這片土地的轉型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轉機出現在2013年。邵陽縣委、縣政府與民間形成治理共識,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正式獲批,一場浩大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戰役全面打響:採砂船撤離,養殖場關停,水上建築拆除,裸露尾砂堆復綠……
經過六年整治,生態系統得到顯著恢復,天子湖經驗收成為國家濕地公園。“環境好了,我們的日子才真正有了滋味。”張三橋的採砂場也在這場整治中關停,但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天子湖 攝影 李芳森
2022年初,邵陽縣以天子湖為第一增長極的“一湖一域一帶一園”四大增長極建設項目啟動,恰逢其時地為中國槳板黃金聯賽首次落戶“天子湖”提供了絕佳展示舞臺,賽事也就此成為提升治理標準的“助推器”。
水上實施資水河段治理和濕地修復,陸域開展林相改造和污水治理,湖岸建設生態護岸和配套設施……一個以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為核心區域的國家水上國民休閒運動中心和國家級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面貌就此加速形成。
“環境好了,越來越多人來這裡露營、運動。”澆水的活計還沒做完,一旁自家開的小賣店內來了顧客,張三橋忙不迭吆喝妻子招呼客人。“趁著天子湖要辦漿板賽,開了這家店,生意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舒心。”
藍印“生金”産業興
晌午的陽光透過木格窗,灑在藍印花布工坊的織機上。
工匠將鏤空花版鋪在棉布上,刮漿板在布面利落遊走,勾勒出細膩的古樸紋樣……在經過十余道工序後,清新淳樸的藍印花布由此誕生。
工匠正在刻板 攝影 李芳森
依偎在國家級濕地公園天子湖景區的望江湖村藍印非遺小鎮,便是藍印花布走出去的重要“櫥窗”。2022年,憑著槳板賽等系列賽事帶來的流量,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走進邵陽縣,卻也不再滿足於“劃”過天子湖。
借勢天子湖生態旅遊區知名旅遊目的地戰略機遇,獨具本土風情的藍印文化,成了旅遊區內望江湖村的發展方向:打造集休閒觀光、文化傳播、民俗遊樂、藍印商業、休閒度假于一體的生態藍印主題非遺名村。
自此,樂意深度“品味”邵陽縣的遊客們有了好去處。“每到節假日,就有不少遊客過來‘打卡’。”出生在望江湖村的楊彩虹看到村子逐漸有了“人氣”,心裏是止不住的欣喜。
“從我奶奶的奶奶開始,就會製作藍印花布。”楊彩虹是非遺小鎮的負責人。細數藍印花布的千年故事,其印記早已深深染在寶慶大地上。據《邵陽縣誌》記載,明清兩代,由於水陸交通便利,邵陽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生産基地。
印至民國後期,邵陽藍印花布卻逐漸被機制洋布和現代印染花布所取代,從現代生活中淡出。
藍印花布製成的産品 攝影 李媛
“這樣好的技藝、文化要傳承發展下去。”2013年,懷著對藍印花布的深厚情感,楊彩虹放棄在廣東的事業,回到望江湖村重振正值低谷的藍印花布業。
在楊彩虹的帶領下,團隊深入挖掘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天子湖的瀲艷波光、天子山的秀美景色巧妙融入設計,開發出獨具邵陽風情的産品。從日常穿戴的服飾到家居用品,再到精美的文創禮品,藍印花布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走進現代生活,暢銷國內外。
非遺“一呼”,百業聚集。如今,望江湖村正在加緊建設藍印花布特色小鎮的步伐,推動工坊、民宿、研學基地等項目相繼落地。目前,該村每年參觀的遊客達3萬人,已帶動周邊100余戶農戶致富增收。
鄉風潤心文明新
夕陽西下,望江湖村內,平靜的湖面倒映著明艷的晚霞。村民們三三兩兩漫步在整潔的環湖路上,幾位老人坐在觀景亭裏閒話家常。望江湖村村民楊禮華也拉上鄰居,準備參與到鍛鍊身體的行列中去。
望江湖村的涼亭下,村民正在乘涼 攝影 李芳森
“以前我們哪有這些習慣。”楊禮華將記憶回溯至曾經的望江湖村。“別説散步、跑步,一條‘正經’路都沒有,外人很少進來。”作為被湖水和群山環抱的村落,望江湖村曾經飽受交通不便之苦。“那時候出村全靠渡船,去縣城來回得花上三四個小時。”交通的閉塞不僅制約著經濟發展,更將村民們的生活理念局限在方寸之間。
談及此前的生活,楊禮華將其總結為“雞飛狗跳”——泥濘的村道上隨處可見亂跑的雞鴨豬鵝,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用來漚肥的土坑,生活垃圾隨意傾倒,旱廁更是隨處可見,衛生條件堪憂。“我外甥從城裏回來,寧願餓著肚子不吃飯,也不肯在村裏上廁所。”
望江湖村的徹底革新始於2021年。
這一年,在“美麗庭院”建設的帶動下,望江湖村逐步以藍印花布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新建道路、開通班車、修建望江大橋、增加觀光船、修建碼頭,對沿湖房屋統一進行立面改造,建設數處藍印特色的長廊、涼亭,鄉村人居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望江湖村整潔的道路 攝影 李媛
隨之而來的2022年中國槳板黃金聯賽暨第一屆天子湖槳板公開賽,為這座湖邊小村帶來了更多人氣。“大家都知道我們村環境好,景色漂亮,不少運動愛好者驅車來這裡跑步、騎行。”楊禮華語氣裏滿是自豪。
當“運動風”吹至這座湖邊小村,環湖跑步、散步健身、親子騎行成了村民的新“時尚”,更多“化學反應”也正在發生:村民主人翁意識更強,家家戶戶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村民凝聚力更強,成立了環境衛生同治協會、文明志願者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年輕人回來了,開民宿、開商店……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現在一到節日可熱鬧了,龍舟賽、中秋晚會、‘百姓大舞臺’,大家都很願意參與。”望江湖村書記張旭傑手機裏珍藏了不少村民表演的視頻。“越來越多的村民發展起了音樂愛好。”
歲月流轉,生態環境、文化産業和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蛻變成長。碧波浩渺的天子湖帶來的,不僅有紛至遝來的遊客,還有欣欣向榮的産業,以及不斷鋪展的鄉村文明畫卷。(文 李媛 廖思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