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奏響全域共鳴曲——北疆文化活動季的矩陣效應
2025-09-25 11:00:08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尹紅燕責編:尹紅燕

  在內蒙古這片浸潤著文明底蘊、鋪展著遼闊風光的土地上,文化的脈搏始終與人民的呼吸同頻共振。

  今年6月,“歌遊內蒙古”北疆文化活動季盛大啟幕,一場覆蓋全域、貫通城鄉的文化盛宴就此拉開帷幕。一張璀璨奪目的文化矩陣悄然織就,讓北疆文化的魅力驚艷四方,奏響了一曲跨越地域、激蕩人心的全域共鳴之樂。

  頂層領奏  打造文化矩陣

  交響樂《山河長歌》的激昂樂章激蕩北疆大地,沉浸式戲劇《烏蘭牧騎》用真情演繹打動人心,中國雜技以驚險奇絕的技藝驚艷全場——多元藝術形式在北疆文化活動季的舞臺上交織共生。

  37項自治區級活動覆蓋精品展演、展覽展示、群眾文化等領域,為活動季搭建起堅實框架。

  啟動專場演出率先奏響“重頭戲”。6月21日至22日,呼和浩特體育場內座無虛席。經典作品音樂會上,閻維文、方錦龍等藝術家和知名歌手孟庭葦、齊峰等齊聚,用歌聲誠邀八方賓客“歌遊內蒙古”;新星新作演唱會集結內蒙古優秀原創力量,用青春旋律唱響新時代北疆風貌。

  精品展演與展覽展示立足滿足各族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實現線上線下、劇場內外深度聯動。

  “民歌對唱讓我深刻體驗到內蒙古民眾的熱忱與真摯。在感受民歌魅力的同時,我還能在非遺市集上買到內蒙古特色的非遺産品,不虛此行!”2025年中國原生民歌節上,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侗族琵琶歌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吳金燕在演出交流中感受北疆風情。

  前不久,內蒙古博物院“北疆文小俠”青年志願服務隊聯合自治區殘聯組聯部精心策劃“指尖的北疆 耳畔的歷史”——特殊觀眾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用貼心的設計與溫暖的陪伴,讓視障、聽障觀眾與北疆文化展開深度對話。

  北疆文化活動季期間,內蒙古博物院大展不斷,“彩練當空——明清顏色釉瓷器菁華展”“灼灼其華——甘肅彩陶文化展”等人氣十足,搭配琳琅滿目的文創産品,讓遊客在觸摸歷史的同時,把北疆記憶帶回家。

  立足“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定位,北疆文化活動季通過創新服務群眾形式,將北疆文化嵌入廣場舞大賽、群眾歌咏展演、大學生“十佳校園歌手”大賽、“群星獎”優秀作品巡演等群眾文化活動中。同時,專門設置“文旅融合”板塊7項活動,探索産業化運營路徑,做大活動季文化産品體量。

  北疆文化活動季體系化的活動設計,讓北疆文化不再是零散的展示,而成為可感知、可體驗、可帶走的立體化文化盛宴,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共鳴。

  盟市和音  激活文化活力

  “生態文學不是簡單的自然描寫,而是要在山水間讀懂人與自然的共生哲學。呼倫貝爾市的草原與林海,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大地之書’,等待作家用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思考去解碼……”8月17日,著名作家東西來到額爾古納,在文學照亮生活——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上,與文學愛好者展開思維碰撞。

  作為北疆文化活動季盟市聯動活動之一,“以文立心 共話北疆”——2025內蒙古生態文學周暨文學名家呼倫貝爾行成為文學愛好者的“追星現場”。東西、張楚、蔡崇達等國內知名作家和名刊編輯深入呼倫貝爾,通過舉辦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名家讀者分享會,與基層作者分享創作心得,將優質文學資源直接輸送到基層。

  38項盟市活動如同矩陣上延伸的“枝丫”,紮根地域文化土壤,綻放出各具風情的光彩,讓北疆文化從東到西“處處有亮點、全域皆精彩”。

  舞臺之上,《詩經》的“蒹葭白露”溫潤紅山玉龍的渾茫氣象,盛唐風骨迎上金戈鐵馬的萬里遼原,革命熱血汩汩匯入草原母親的深情洪流,橫跨3000年的詩意長卷徐徐展開。8月6日,赤峰市第十八屆紅山文化旅遊節“詩韻北疆 風雅赤峰”專場演出為赤峰市民獻上了一場文雅、唯美的視聽盛宴。

  來到赤峰旅遊的北京遊客李詩航説:“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赤峰美麗的景色,我就和家人一起過來了。欣賞美景還能看到震撼的演出,讓我對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了真切的理解!”

  8月9日,河套大地被一場文化盛宴點燃。“北疆拾遺 生生不息”2025年內蒙古非遺購物月暨第二十二屆河套文化藝術節在黃河灣拉開帷幕,在為期1個月的活動中,非遺展銷、技藝展演、群眾文化活動陸續開展。

  夜晚的非遺文創市集人頭攢動。“我們每一針都承載著草原的故事,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烏拉特刺繡的生命力。”烏拉特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娜仁高娃説。巴彥淖爾市民王女士讚嘆:“這些非遺代表性項目比想像的更鮮活,孩子通過互動體驗真正觸摸到了文化根脈。”

  北疆文化活動季以盟市聯動為紐帶,實現文化資源的全域整合,一項項紮根沃土的文化實踐,不僅讓北疆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更凝聚起文化認同與發展活力,為北疆文化繁榮書寫下生動注腳。

  全域共鳴  釋放強大能量

  37項自治區重點活動,突出北疆文化活動季的引領性、示範性;38項盟市重點活動打造全新文化圈、網紅點;300余項細分文旅體驗項目,構建沉浸式文旅矩陣,打造惠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北疆文化活動季統籌全區各級各類資源,突出北疆文化品牌,如同一條金色的絲線,將散落在北疆大地上的文化珍珠串聯成鏈,不僅讓北疆文化破圈傳播,更成為拉動經濟、促進融合的引擎,釋放強大的協同效應。

  北疆文化活動季期間,2025年伊利內蒙古自治區足球超級聯賽火爆出圈。自治區體育局、文化和旅遊廳、商務廳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文體旅商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票根經濟、助力擴大消費的通知》,緊抓正在舉辦的體育賽事活動的機遇,充分激發市場活力、釋放內需潛力、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讓體育賽事成為展示北疆文化魅力、旅遊資源和商業活力的重要窗口。

  各地積極響應,烏海市借力葡萄成熟季,推出憑蒙超聯賽票根購葡萄滿減福利;通遼市發佈文旅惠民禮包,憑聯賽票根可享受多家景區折扣,其中多個景區直接免門票;鄂爾多斯創新推出“票根+暖城轉轉卡”,可免費暢遊21個熱門景區。一張張薄薄的票根,超越物理形態的價值力量,編織出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生動圖景。

  北疆文化活動季啟動以來,全區各盟市抓住契機,走出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實踐。

  呼倫貝爾市以北疆文化為引領,圍繞“歌遊內蒙古”品牌建設,精心推出58項文旅活動,48項體育賽事活動,將“紅春綠夏金秋銀冬”的四季交響融入每一寸山河。今年7月,2025呼倫貝爾北疆音樂節用短短兩天時間,為鄂溫克族自治旗吸引遊客累計超7萬人次,當地將音樂節流量有效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組織11家重點餐飲住宿企業推出“憑音樂節票根享優惠”專項活動。

  2022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先後舉辦大型演唱會10余場,吸引國內遊客超500萬人次。今年,呼和浩特乘勢而上,實施“演藝之城”建設行動,深化“演出+旅遊”模式,將“音樂粉”轉化為“城市粉”。同時,立足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呼和浩特市開闢市內“週末遊”“短途遊”直通車;高鐵2小時直達北京,進一步拉近與首都的距離,吸引更多周邊城市遊客;搭建中外文旅交流“空中走廊”,今年7月,呼和浩特恢復至首爾直飛航線,助力引客入蒙。

  從城市到鄉村,從線下到線上,從文化展示到産業融合,北疆文化活動季如同一部宏大的交響樂,以全域聯動的矩陣之力,讓文化成為連接發展的橋梁、凝聚人心的紐帶。這場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不僅讓北疆文化的魅力深入人心,更激活了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柴思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