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衡南縣: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
2025-09-28 20:31: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媛責編:尹紅燕

  衡南縣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衡南一中),湖南為數不多坐落在農村的省級示範性中學之一。

  從衡陽市衡南縣城出發,穿越繁華,向寧靜處行車,進入向陽橋街道德星村,衡南一中便在此辦學。

  “遠離鬧市,也遠離喧囂,獨守靜美。”衡南一中黨委書記賀朝暉寫意地描繪出校址的美好。這份靜美背後,是一段跨越120年的教育堅守與突圍。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1

衡南一中首任校長曾熙的雕塑 攝影 李芳森

  120年前,衡南一中的前身衡清師範學堂在衡陽城內起步,輾轉多地,1957年遷新址至今……衡南一中的歷史進程,一如當下前往的地理行程:穿越繁華,漸近自然。

  衡南一中的發展歷程,仿佛一條從城市延伸向鄉野的路徑,穿越喧囂,紮根鄉村,沉澱出一所農村高中的厚重底色。

  育桃李、惠鄉鄰、強縣域,衡南一中的教育成果,也折射出高品質教育對地方發展的強勁助力。

  育桃李

  7萬學子身心健

  衡南一中的“豐收”,往往早于秋季。

  自2013年以來,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穩居衡陽市第一,學校連年被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教學品質先進單位”,多次被評為“衡陽市高素質人才培養先進單位”,近五年高考升學率更是從2020年的85%,上升至2025年的96.03%,高分段考生人數連續三年位列全市第二……成績單上的行數字,是衡南一中教學實力的硬核證明。建校至今,已有超過7萬名學子從這裡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2

認真學習的學子們 攝影 李芳森

  作為教育大縣的衡南縣,成績同樣令人欣喜:國家義務教育品質監測反饋,衡南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5門學科測評成績高於省平12—59分,高於國平32—71分,10星指標排名全市第一;2024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上線率穩居衡陽市第一方陣。

  然而,在衡南人看來,學業成績並非教育的全部,學生們身心強健,也是學校的“必修課”,教育的維度正在拓寬。

  臨近中秋佳節,衡南一中團委書記楊婷添了新的工作:教孩子們學習衡南本土酥薄月餅的做法。“學校有19個社團,每週兩場社團活動,助力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製作酥薄月餅,便是美食社中秋節前的社團活動。

  高中學生社團的蓬勃涌現,是在2020年衡南一中社團文化藝術節,當時僅成立了10個學生社團。經過5年的發展,學生社團組織已經擴展至19個。

  “根據學生愛好、特長,有15名以上的學生提交申請書、計劃書、活動設計等,就能成立社團。”楊婷認為,社團是教學的“第二課堂”,可以讓學生們加強與同學、學校乃至社會的聯繫,幫助學生在學習之外保持自信狀態,健康成長。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3

師生們在練習朗誦 攝影 李芳森

  對於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始於2019年5月,衡南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走深走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全縣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開展關愛在校留守兒童“三愛三護”行動、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八個一”模式,這些衡南縣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裏的原創經驗,為省內外提供了可複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實現教育教學高品質發展的首要之義。”衡南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華軍表示,全縣教育系統始終錨定“優質均衡”目標,把提升教育品質作為核心任務,深化“五育並舉”,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儼然成為衡南縣的一張生動名片。

  惠鄉鄰

  師風潤澤校內外

  9月開學季,從衡南一中畢業4年的海麗,再次回到母校,身份卻從學生轉為老師。

  “我雖然師範專業畢業,但這樣系統的教學工作,還沒機會嘗試過。”雖是熟悉的環境,但初入工作崗位的不安,陽海麗也不能避免,而學校準備的“入職禮包”,讓她的內心逐漸安定。“上班伊始,學校便送了我三本涵蓋教學、備考、師德的書籍,讓我明確了工作的方向。”

  更讓陽海麗心安的是,學校安排了生物組優秀教師周崇楠作為她的結老師,對她進行全方位的指導。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4

志存高遠 攝影 李芳森

  “不僅著眼教學水準提升,更要傳承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學校文化。”衡南一中教研處負責人倪黎明指出了教學“傳幫帶”的核心所在。

  除此之外,學校還為不同年齡段的老師制定了各自的成長激勵機制,讓他們始終保持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熱愛。對於“海麗們”來説,接下來三年的時間,設定的成長目標便是站穩講臺。

  正因為師德師風的代代傳承,學校發展才能年年攀升。進入該校工作了25年的倪黎明説,在過去招生不受區域限制的年代裏,家長們在招生開始前一天的淩晨便開始排隊入學。“真是擠破門檻,連外省的學生也慕名而來。”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5

學生們走過衡南一中的“120年曆史” 攝影 李芳森

  衡南一中的輻射力不止于校內。在保證本校教育工作同時,衡南一中還與衡南九中結下“親戚”:每門學科每學期都會“送課下鄉”,應邀請前往聽課、指導,並邀請衡南九中的老師們來學校學習。

  “城鄉結對”,便是衡南縣校聯體改革“三三五”工程的重要延伸。衡南縣組成了11個結對式校聯體,推動牽頭校從教育教學、師資調配、資金使用三個維度對成員校進行幫扶,逐步縮小縣域城鄉間、校際間的教育差異。

  “改革的最大特點就是去行政化,回歸教育本質,把大家都吸附到教育教學上,精準破解城鄉、校際、學科發展不平衡問題,一心一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採訪中,多個學校校長如此介紹。近5年來,衡南“校聯體”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一些長期制約基礎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有效破解,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歷史性變化。

  強縣域

  校友返鄉促發展

  校友,衡南一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2009年,182班校友設立“182勵志獎學金”,每年獎勵20名品學兼優的學子;

  2018年,校友鐘福生及夫人董瑞芬設立“瑞福獎學金”,每年獎勵20名品學兼優的同學;

  2022年,由校友范剛設立“湘能強基獎學金”,旨在助推母校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每年獎勵12名數學、物理學科尖子生……

  飲其流時懷其源,學有成時念吾師。10多年間,校友們的自發“反哺”,組建起衡南一中獨特的獎助體系。

  “1957年遷址時,彼時的校園還是一片油茶林。”衡南一中辦公室主任寧朝華感慨,學校的發展史也是歷屆師生同心同德的奮鬥史,是師生們“肩挑手扛”,才在農村打造出這座如花園般的學校。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6

夕陽下的衡南一中校園 攝影 李芳森

  重返母校,獻身教育,是寧朝華感恩母校的行動;不少校友用積極捐贈來感恩母校,帶來了如今校園面貌的煥然一新。校友回湘,投資興業,也是衡南一中校友回報母校的更大行動。

  截至8月12日,在湖南全省校友回湘數據平臺的“招才引智”“招商引資”“校友捐贈”三項數據匯總排名中,衡南一中在全省所有高中中排第七位。

  雁歸衡南,共話未來。今年除夕前夜,衡南縣舉行“校友回衡”餐敘活動,中共衡南縣委書記許達與各學校校友代表歡聚一堂,共話衡南發展。

  在許達看來,校友們是衡南形象的宣傳者、家鄉發展的推動者、縣委決策的傳播者,也是衡南實現“工業強縣、文教旺城”既定目標的強大助力。許達承諾,縣委、縣政府將始終當好“服務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創造積極條件,提供最優服務,讓大家在衡南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事業能出彩。

  國慶期間,衡南縣將舉辦更高規格的“校友回湘”大會,將給予校友們更為厚重的禮遇。

湖南衡南:一所農村中學的百年突圍_fororder_7

衡南一中的部分榮譽 攝影 李芳森

  由城入村,獨守靜美,當城市的繁華逐漸淡去,鄉村的生機撲面而來:臨近秋收,田野裏的水稻日益成熟,豐收在望,歲歲年年。

  120年,是德星村裏的120場豐收,一如衡南縣第一中學。(文 李芳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