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21日從呼和浩特市民委獲悉,近日,國家民委辦公廳發佈通知,在全國範圍內擇優選出36個“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2025年度試點城市和試點項目”並予以立項。其中,呼和浩特市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成功入選試點項目名單。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位於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南端,佔地9.5平方公里,地處晉、蒙黃河大峽谷核心地段及黃河“幾字彎”腹地。這裡不僅是黃河與長城交匯的“握手”之地,還享有“天下黃河第一灣”“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等美譽。2015年創建為國家級地質公園,2024年底成功創建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遊人數110余萬人次,成為呼和浩特市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
憑藉對旅遊流動性、體驗性、互動性等特徵的深刻把握,老牛灣黃河大峽谷始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因地制宜持續推進發展。景區依託“生態+文旅”融合理念,通過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行動,不僅活化了黃河峽谷與長城“握手”的獨特資源,更將文化元素融入山水,實現了文旅融合、鄉村振興與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共贏,成功打造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地與核心窗口。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深度整合黃河、長城文化與地質科普,構建“自然觀光+文化體驗”多元格局,以三大舉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依託“黃河與長城握手”獨特地標,挖掘康熙六女恪靖公主及清水河各族群眾交往故事,編排《愛在老牛灣 共圓中國夢》沉浸式情景劇,融入騾馱轎娶親、踢鼓子秧歌等非遺項目,讓各族遊客在山水間感悟家國情懷。組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解團隊,借助AR技術突破時空限制,優化城灣等四大片區講解詞,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融入其中,讓各族遊客在遊覽中隨時隨地感知核心內涵。順應文旅消費趨勢,開發“牛灣灣”“紅果果”等26種文創産品,升級九曲黃河陣等傳統文化體驗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以“文旅新經濟”激活區域動能,彰顯中華文明精神標識。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以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入選國家試點項目為契機,致力於打造黃河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升級版,通過擦亮“天下黃河第一灣”與“黃河長城握手地”等中華文化標識,持續提升品牌形象,使景區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價值內涵得到充分彰顯。通過可及可感的文旅體驗,吸引廣大遊客深切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將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建設成為旅遊促“三交”的核心窗口,不斷增強“五個認同”,讓各族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自覺自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記者 劉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