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錫林浩特市 千年交融啟新篇
2025-10-31 09:23:46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錫林浩特市 千年交融啟新篇_fororder_4295946_wangxia_1761834128337_s

那達慕現場。錫林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祖國北疆的遼闊版圖上,錫林浩特如同一顆璀璨明珠,承載著幾千年文明的深厚積澱,煥發著現代城市的蓬勃生機。

  歷史在這裡從未走遠,而是以文化為脈,生生不息地匯入現代生活的浪潮。

  錫林浩特的故事,埋藏在巴彥錫勒城址的滄桑夯土之下,深藏在貝子廟朱紅殿墻的斑駁光影裏,更奔涌在那達慕盛會萬人歡騰的熾熱現場……

  瀚海史脈  草掩遼垣

  在歷史文獻中錫林浩特地區的相關記錄相對稀少,但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它從未缺席。

  這裡有古老而神秘的額勒斯特山岩畫,默默見證時光的流轉;歷代中央政權的行政管轄,清晰地勾勒出了這片土地在中華歷史中的坐標。這裡漢代隸屬上谷郡北境,晉為拓跋氏地,遼為上京道西境,金為北京路西北境,元屬上都路,明為察哈爾萬戶地……

  2023年,毛登牧場遼墓的搶救性清理髮掘可視為錫林浩特遼代考古序列的一處重要節點。

  儘管該墓葬被盜嚴重,出土的文物都是殘器和器物零件,但那些熠熠生輝的琥珀串珠、鎏金小銅鈴、片狀玉飾件、鐵鐸、白釉瓷碎片、銅絲網絡殘件、金錦碎片等,仍為錫林浩特地區的遼代歷史提供了觸手可及的實物證據。此外還清理出遼代八角形木構建築一座,進一步提示這一區域在遼代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2025年1月至8月,錫林郭勒博物館舉辦了錫林郭勒盟近十年考古成果展,毛登牧場遼墓的出土文物被隆重展出。“這些珍貴文物,不僅是古代商貿往來的見證,更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實物印記。”錫林浩特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薩仁圖雅説。

  而巴彥錫勒城址——這座靜臥于草原深處的遼代城址,或許埋藏著更為系統的地方歷史密碼。

  驅車前往一探。

  車在無邊的草原公路上馳行,四野唯有天地相銜。停下車,走向城垣的一路,深草沒膝,如涉綠海,蹣跚難行。

  登上城垣,撥開高草,土壟輪廓終於浮現。

  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長542米,寬675米,城墻為黃土夯築,城墻四角建有角樓,東墻中央築有一門,寬約12米,北墻築有8個馬面,凸出於墻面外約5米,高出墻體0.5—1米,呈丘狀。

  “城內文化堆積豐厚,地表可採集到大量灰陶罐、缽、盆、瓷碗殘片等標本,在城內西北角現住牧戶圍墻底部依然可見石磨、石臼。”錫察革命史紀念館講解員烏日妮向記者一一指點。

  據介紹,有專家判斷該城是一處遼代用於駐兵、軍事防禦的古城遺址,推斷該古城為遼代上京道臨潢府所管轄的儀坤州城址。

  然而,儀坤州的具體位置在學界仍存爭議。由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將儀坤州定點標注於今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葦塘河下游左岸,而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孫繼民在《遼儀坤州地望考略》一文中提出新論,認為應在克什克騰旗南部百岔河流域的榆樹林子遺址。

  巴彥錫勒城址是否就是那個在歷史中模糊了身影的儀坤州?答案不會輕易浮現,但現代考古學正帶我們一步步接近真相。

  前不久,巴彥錫勒城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已經啟動,這無疑是解開儀坤州之謎、深化遼代北疆治理與民族交融研究的重要一步。

  讓我們拭目以待。

  古剎融輝  赤幟永彰

  威嚴沉靜,氣勢恢宏!

  穿過廟前廣場熙攘的人群,在山門前站定。只見貝子廟依山而起,建築群沿山勢一字排開,層層殿宇錯落攀升。朱紅殿墻巍然聳立,青灰瓦頂連綿起伏,重重飛檐翹角淩雲,上面排列著琉璃瑞獸,個個昂首向天,勢欲騰空而去。

  貝子廟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實證。

  走進貝子廟,會發現它的建築細節裏,蘊含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明史,藏著民族團結的文化密碼。

  山門的匾額,上書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晨鐘暮鼓,既是隋唐以來佛門修行的節律,也凝結著古代時間管理的智慧結晶,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建築彩畫、彩繪、雕刻等又融會了漢族、蒙古族、藏族、滿族等佛教建築構件的藝術之長。

  整個建築群落採用的是中華傳統建築中軸對稱佈局,所有寺院為一字排開的佈局,均為四合院式。

  “先有貝子廟,後有錫林浩特。”這是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貝子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西元1743年),此後不斷進行修繕。因貝子廟影響甚大,吸引了大量的旅蒙商人前來定居做買賣,在周圍逐漸形成城鎮雛形,今天的錫林浩特市區就是依貝子廟及周邊建築逐漸發展而成的。

  “貝子廟不僅是錫林浩特市這座草原城市的搖籃,更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原錫林郭勒盟中共黨組織的誕生地。”貝子廟遊客中心負責人常志斐説著,帶記者一行走進烏蘭夫同志在貝子廟的居住辦公地。

  只見屋內陳設簡單,墻上挂著一些老照片,記錄了意義重大的歷史時刻。

  “1945年11月26日,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在張家口宣佈成立。”

  “1946年4月6日,錫盟群眾工作隊建立秘密黨支部。這是抗日戰爭勝利後,錫林郭勒盟的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貝子廟卻日殿。”當時的貝子廟地區是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以後建立較早的革命根據地。

  “1946年9月23日起,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機關、院校及各軍政部門開始北撤,至10月中旬全部抵達錫林郭勒盟貝子廟地區。”剛剛成立的中國共産黨內蒙古委員會(簡稱內蒙古黨委)在這裡領導內蒙古地區的革命鬥爭。

  內蒙古黨委在這裡先後召開多次重要會議,組建中共錫察工委、中共察哈爾盟工委、中共巴烏工委,組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11師、16師等部隊,建立起了以貝子廟為中心的錫察解放區。誕生在錫察草原上的騎兵11師、16師,在後來的平津戰役、察北戰役和察綏戰役中,不怕犧牲,驍勇善戰,所向披靡。

  錫察地區各族軍民為保衛錫察解放區,同仇敵愾,視死如歸,據不完全統計,犧牲超過千人,其中留下名字的革命烈士就達822人。正在升級改造中的錫察革命史紀念館展出了“為解放錫察草原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名錄”。

  “錫察革命史紀念館展出的是錫察地區各族人民在黑暗中不懈探索,最終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踏上光明坦途,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浴血鬥爭史。”錫察革命史紀念館館長安宏霞説。

  萬馬奔騰  全民狂歡

  歷史的迴響並未沉寂,而是在今日的錫林浩特奏響了更為歡快的樂章。

  漫步在錫林浩特那達慕風情園,恍然間似乎置身於那達慕盛會現場,耳畔仿佛響起震天的歡呼聲、急促的馬蹄聲和悠揚的長調聲。

  一場北疆文化盛宴正在眼前生動上演。賽馬場上,騎手們策馬揚鞭,如疾風般掠過草原;搏克賽中,512名搏克手邁著鷹步震撼上場;射箭場上,選手們凝神靜氣,張弓搭箭……

  最令人動容的是蒙古馬與騎手間深厚的羈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以創新開拓的魄力打造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新樣板,以艱苦奮鬥的底色推動了一座現代化草原城市的崛起,這正是蒙古馬精神的生動體現——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那達慕是錫林浩特市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完美典範,是文旅融合的生動樣板。

  它成功將傳統那達慕從單一的節慶活動,升級為融合文化體驗、體育競技、産業發展的綜合文旅IP。

  “我們精心組織了18個非遺項目及18名傳承人參與艾裏群活動,現場開展沙嘎、蒙古族氈繡、燙畫、面塑、沙畫、剪紙、皮畫、銀飾等非遺項目展示展銷活動,特別受歡迎。”錫林浩特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諾敏説,“比如‘霓裳蒙韻・旅拍留芳’旅拍包,為遊客定格身著蒙古族服飾的絕美瞬間;在‘藝繪北疆・剪沙溢彩’手工藝包,遊客可親自參與創作過程,在剪紙與沙畫的藝術實踐中,感受北疆文化魅力;‘潮創錫林・味韻交融’潮流文創包,讓遊客可以將錫林浩特的文化帶回家。”

  文旅融合為草原小城打開“流量密碼”。

  受那達慕活動影響,2025年7月錫林浩特市累計接待國內遊客191.30萬人次,同比增長270%;累計實現旅遊總消費達21.04億元,同比增長418.2%。其中,錫林郭勒旅遊那達慕風情園7月19日-8月5日期間共接待遊客29.75萬人次。

  萬馬奔騰的豪情未遠,全民狂歡的盛景猶在眼前。今日的錫林浩特,正以蒙古馬般堅韌不拔的步伐,將悠遠的歷史迴響譜寫成高品質發展的時代強音。(記者 于海東 哈丹寶力格 李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