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印象內蒙古     |       一帶一路     |       老外在內蒙古     |       103旗縣
一片山的“剪枝”與一座城的“碳”路
2025-11-04 10:56:04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秋日的大青山,天高雲淡。包頭市青山區農牧局林業科負責人楊婷婷和同事們正俯身於山坡之上,手中的剪刀利落地修剪著苗木的枝條。“這幾天主要就是打草、修枝,讓樹‘輕裝上陣’,來年長得更壯!”她直起身,指向眼前一片綠意盎然的林子,語氣裏洋溢著成就感:“你看現在這苗子,綠油油、直挺挺的,多有精神!以前可不是這樣,枝條瘦弱,林地看著也稀稀拉拉。”

  這片她日夜守護的山巒,正是包頭市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核心戰場——大青山南坡。她手中修剪的,不僅是樹木的冗枝,更是一座傳統工業城市在“十五五”即將開局之際,對發展方式的一次深刻“修剪”:減去生態負擔,積蓄綠色動能。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綠色發展動能。

  面對304萬畝的2025年度治理任務,包頭市以高位推動與精準施策雙向發力。截至10月30日,包頭市已完成“三北”工程等建設任務272.2萬畝,大幅超額完成內蒙古自治區下達的65萬畝年度任務,達到當地設定200萬畝目標的136%。楊婷婷所見證的,正是從“稀稀拉拉”到“翠綠挺拔”的林相蛻變,而這肉眼可見的生態增量,正如她所言,“為我們未來探索碳匯交易打下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生態,在這裡不再是遙遠的風景,而是觸手可及的發展資本。面向“十五五”,包頭市正奮力將生態要素轉化為市場資産,為高品質發展開闢新賽道。針對荒漠草原治理與新能源發展的用地矛盾,包頭市已成功爭取到“草光互補”模式試點,在達茂旗1.14萬畝荒漠草原上,探索“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的生態治理新路徑。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在林草碳匯領域的先行先試:建成自治區首個地方林草碳匯交易服務中心,成功開發出能為全國全區提供市場化服務的“包頭工具”——《“空天地”一體化碳匯計量監測方法》,並創新推行“生態司法+碳票”模式。這片由楊婷婷和同事們親手呵護的林木,未來呼吸之間便能産生可測量、可交易、可融資的“碳匯”,綠水青山真正擁有了價格標簽。

  科技賦能貫穿生態治理全過程。從樟子松菌根苗培育、水凝珠肥,到無人機飛播、大青山南坡節水滴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系統性地提升了治沙效率、節水成效和苗木成活率。而“以工代賑”模式則讓生態治理與富民增收同頻共振,雇傭1450名當地農牧民,累計發放勞務報酬1910萬元,讓綠色事業成為群眾的切身事業,呼應著“加快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的號召。

  從楊婷婷手中修剪的枝條,到碳匯交易平臺上跳動的數字;從大青山上茁壯的苗木,到達茂旗光伏板下萌發的新綠,包頭市正以一場深刻的“綠色革命”,重新校準發展的坐標。這片日益繁茂的生態屏障,不僅是守護黃河安瀾和北疆安全的綠色長城,更是一座工業城市邁向“十五五”最堅實、最富活力的發展底座。它雄辯地證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相輔相成的必答題。包頭的實踐,正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生動詮釋——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綠色,是最動人的底色,也是最持久的動能。(記者 蔡冬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