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裏噶爾縣邂逅棚間“青綠”
青翠欲滴的生菜、垂落枝頭的龍椒、肥碩飽滿的茄子、品種多樣的番茄……在西藏阿裏,這些新鮮果蔬不再奢侈難得,噶爾縣生態農業産業園區內的一座座大棚,把“果園子”和“菜籃子”搬上了海拔4500米的高原,讓百姓們能以接近內地的價格吃上可口的蔬果。[詳細]
西藏獨特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再加上豐富的文化遺産,吸引了無數的國內外遊客。本月初,位於布達拉宮西麓的拉薩團結公園面向民眾全面開放。這個美麗的新公園,為拉薩更添一抹秀色,成為新的城市地標。
8年來,7000多名科考隊員持續開展冰川考察,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冰川科考史的紀錄,建立起青藏高原乃至第三極地區最大的冰芯庫。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區域,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都是藏羚羊産仔的高峰期。多年來,西藏加大了對藏羚羊的保護,種群數量明顯增長。讓我們穿越千里,來到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區域,共同探秘科技如何守護這片凈土,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答卷。
從一棵百年桃樹的生態守護,到全區47個自然保護區的系統建設。西藏各族人民用60年的接續奮鬥,在雪域高原譜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華章。
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的環境孕育出獨特的生態系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片高原落地生根,催生出一個個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生態之變。今天《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系列報道,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同感受藏北獨特的生機與綠意。
作為西藏曆史上首個大規模生態修復項目,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帶來的“環境之變”,不僅將昔日寸草難生的荒山重新塑造為綠意盎然的生態屏障,由此帶來的生態福利也正在實現從“綠起來”到“富起來”的價值轉化。
青翠欲滴的生菜、垂落枝頭的龍椒、肥碩飽滿的茄子、品種多樣的番茄……在西藏阿裏,這些新鮮果蔬不再奢侈難得,噶爾縣生態農業産業園區內的一座座大棚,把“果園子”和“菜籃子”搬上了海拔4500米的高原,讓百姓們能以接近內地的價格吃上可口的蔬果。[詳細]
近年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立足青藏高原東南緣的資源優勢,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為指引,持續推進農業現代化。今年8月,全縣12.3萬畝青稞喜獲豐收,預計總産量達27805噸,充分展現了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活力。[詳細]
在西藏4000多公里的國境線上,星羅棋佈的邊境村是祖國邊疆的堅實守護者。隨著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在雪域高原深入推進,這裡村村通路、戶戶聯網,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大幅提升,特色産業蓬勃興起,正繪就一幅邊防鞏固、邊境安寧、邊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詳細]
20日,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飛抵拉薩,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千百年來,入藏之路堪比天險,如今,世界屋脊織就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印刻這片古老土地從封閉走向開放的足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