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蘭山區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效

2017-05-04 11:19: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申川飛 通訊員 張其餘 劉濤):2016年,臨沂市蘭山區全力開展脫貧攻堅,完成了全區10個省定貧困村和984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脫貧的目標。今年,在此基礎上,蘭山區充分運用“江北第一市場”“中國孝文化之鄉”等獨特資源優勢,建立脫貧成效鞏固提升、貧困監測預防、城鄉統籌扶貧等長效機制,帶動城鄉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不斷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

  一、發揮資源優勢,鞏固脫貧成效。一是發揮市場優勢幫扶已脫貧困戶持續增收。繼續鼓勵引導小商品城、家電廚衛城、教育用品基地的商戶到經濟薄弱村(貧困村)建立加工點,推銷貧困戶生産的優質工藝品、農産品,直接帶動周邊村居群眾就近就業。目前,已有12家商戶建立了委託加工點,300多家商戶主動請求銷售由貧困村、貧困戶生産的優質工藝品。二是發揮物流優勢幫扶已脫貧困戶持續增收。臨沂是物流名城,有物流市場14處,年物流總額4239億元。我們引導金蘭物流信息中心等物流市場,每天免費為貧困村、貧困戶發佈農産品物流信息,第一時間將貧困農戶的鮮活農産品集中推向市場,帶動貧困戶銷售農産品達50萬元。三是發揮板材業優勢幫扶已脫貧困戶持續增收。蘭山區板材加工業發達,西部村村都有旋皮廠、板材廠,吸納帶動218名勞動技能低的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四是發揮孝文化優勢幫扶老年脫貧戶。大力弘揚孝悌文化,教育、引導、喚醒廣大青年的感恩意識,主動贍養父母,關心關愛老年人,解決老年人的貧困問題。

  二、加強動態監測,全面預防返貧。樹立長期扶貧觀念,把預防貧困、解決返貧問題擺到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突出位置,著力構建預防貧困、防止返貧、監測貧困的反貧困長效機制。一是構建扶貧對象動態化管理機制。在全區實施定期走訪、聯繫貧困戶工作制度。今年以來,組織全區幫扶幹部開展了“三問三清”“四看四查”活動,摸排出農村“三無”失能特困人口12人、因病因災重困人口404人,納入區級重點幫扶脫貧戶數據庫,對他們實行政策傾斜,進行重點幫扶,確保不返貧。二是鞏固完善公共服務機制。著力實施“四聯八建”鞏固提升工程,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改善基礎條件。近期還將投資1000余萬元,修建扶貧道路18公里。三是建立快捷有效的臨時救助工作機制。區扶貧辦與區民政局加強溝通協作,成立愛心超市,對臨時出現特殊問題和困難的家庭和脫貧戶給予及時有效的救助,防止其滑入貧困。四是建立扶貧資金資産管理機制。在汪溝鎮試點扶貧資産所有權、經營權、受益權和監督權的“四權”確認工作,實現村增收、戶脫貧。五是探索建立城鄉貧困監測系統。擬對市場物價變化、國家政策變化對貧困戶家庭的影響程度以及貧困戶家庭收入支出、就業情況、成員素質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三、探索城鄉統籌,破解城市貧困。破解城市貧困是城市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的社會工程。精準扶貧不能只盯著農村而忘了城市,必須把城市扶貧與農村扶貧擺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步實施。今年以來,蘭山區著力在破解城市貧困方面尋求突破。一是深入調研,托清城市貧困底子。我們安排區扶貧辦與有關部門組成調研組對我區四個街道開展城鄉統籌扶貧調研,形成《關於在我區開展城鄉扶貧統籌的可行性調研報告》。據統計,我區四個街道城市居民共計609萬人,共有城市貧困人口1212人,其中“三無”人員35名,全部享受國家特困人員救濟政策;下崗和失業致貧571人、大病和因災致貧461人、殘疾人337人,全部享受城市低保政策。二是認真剖析,制定試點方案。根據調查結果,我區初步形成了《蘭山區關於做好城鄉扶貧統籌工作方案》,擬定了《蘭山區關於做好城市精準脫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為紮實開展城鄉扶貧統籌試點,尋求脫貧攻堅工作新突破打下了堅實基礎。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