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夢泉村:頭頂8個國字榮譽的生態村

2017-05-17 17:20: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張琳瑞

鄉土畫家李興斌展示他創作的《夢泉風光》長卷。閆盛霆 攝

鄉土畫家李興斌展示他創作的《夢泉風光》長卷。閆盛霆/攝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李鑫 通訊員 閆盛霆 郗文嬌):“旅遊開發越來越火,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錢袋子鼓了。”5月16日,看到人來人往的遊客滿面春風,淄博市淄川區夢泉風景區經理李興貴高興地説。昔日閉塞,藏在深山裏的小窮村,如今變成了城裏人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國家級傳統村落、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企業、國家地理標誌——夢泉村,一個100多人口的小村莊頭頂著8個“國字號”榮譽。這個處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幸福嵧裏的古村落靠發展鄉村遊、開辦農家樂、賣農産品等方式,讓農戶吃上了“生態飯”。2016年,前來採摘、賞花、品農家菜、民俗遊的遊客近40萬人次,實現年旅遊總收入1000余萬元。

  淄博池梨、杏樹、蘋果樹、花椒樹、柿子樹、山楂樹、軟棗樹、海棠果樹、長紅棗樹、櫻桃樹等等,30多個品種讓遊客目不暇接。 “春天看花,秋天摘果”,遊客既可品嘗十幾種果實,又可了解果樹種植知識。2004年,這裡只有杏樹、海棠樹共80畝果樹,産量不到10萬斤,現在已發展到200多畝經濟林,年産幹鮮果品60萬斤,梨樹就達到6000棵。

  夢泉村特産的淄博池梨在乾隆年間曾作為貢梨進貢,香酥甘甜。曾經,村民搬遷的搬遷、打工的打工,果樹無人管理,池梨1塊錢一斤都沒人要。自從開始旅遊開發,擴到了池梨的知名度,帶動了村民種植熱情。2010年淄博池梨成功註冊了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村裏成立淄博池梨專業合作社,有效開發淄博池梨品牌。“現在池梨8塊錢一斤還供不應求,浙江杭州的客商都來訂購。”夢泉村委副主任李玉仁説。

  賣山雞蛋、炒杏仁、炒長紅棗、曬制柿餅,採穿地龍、香菱子、連翹等中藥材,地裏的土疙瘩都變成了金疙瘩,“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掙50塊錢,都快趕上俺家老頭子在景區工作一天了。”在景區擺攤的村民孟凡美説。還有的村民利用農閒時間採連翹等中藥材,最多時能增收上萬元。利用生態優勢,開發山林資源,夢泉村讓村民吃上了“生態飯”。

  “沒有旅遊開發,就沒有我們的好日子。現在一年營業額至少15萬元,畫畫、掙錢兩不誤。”大乾園飯店旅館老闆李興斌在村裏吃上了“旅遊飯”。20多年前他離村外出闖蕩,以畫畫為生。2007年,趁著村裏搞旅遊開發,他回村開飯店、建旅館、建立夢泉書畫院,在家門口繼續自己的藝術夢。他把兄弟四人的老院落整理成旅館,讓遊客在幾百年前的老房子裏體驗式住宿,一次能容納20多人。每到旺季,飯店一天能擺上十幾桌。他的藝術還在繼續,用畫筆創作出24米長的《夢泉風光》,既有鄉風民俗,又有齊長城、孫臏夢泉、劈山等自然人文景觀,成為夢泉村的“清明上河圖”。

  自開始發展旅遊,夢泉村探索出了“公司+農戶+基地”的夢泉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公司,並在公司打工,收入由以前的單一林果收入變為補償工資薪金、經商收入等多種收入形式。“村民每年收到地、樹補貼10多萬元,最多的一戶一年能領到6000多塊錢。”夢泉村書記李興貴説。61位村民進入景區打工,八小時工作制,月工資在1600元左右,村民年人均收入由旅遊開發前的1000元增加到現在的8000元。旅遊帶動了村內3家農家樂發展,也帶動周邊楊家村、雙井村等600余戶農戶、2000余村民,其中農家樂32家,住宿餐飲21家。

  夢泉村氧氣濃度高,環境好,140位村民中,60歲以上人口占到近一半,8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20人,是中國罕見的長壽村。像88歲的李作明老人爬樹摘柿子、85歲的老人李興恒上山挖野菜很常見。該村挖掘長壽文化,在山頂建造祝壽臺、祈福臺、金象山、大帽山等,推出了福壽文化節,前來祈福的遊客絡繹不絕。

  夢泉村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孟姜女哭長城”傳説誕生地,村中70歲以上的老人,大多都會吟唱《孟姜女哭長城》小調。世界文化遺産齊長城遺址在此保存完好。市級文化遺産“孫臏夢泉傳説”又給村子增添不少神秘色彩。村民文化程度不高,自古以來卻對古跡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極高,即使從山上搬下一塊石頭,都會受到老人的嚴厲制止。這種傳統保護了歷史遺跡,讓自然美有了“文化”附加值。

  看世界文化遺産齊長城,聽孟姜女哭長城,尋孫臏夢泉地,品貢品池梨,夢泉村旅遊檔次不斷升級。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