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嚴把中高考期間學生食品安全

2017-06-01 14:23:41|來源:齊魯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山東嚴把中高考期間學生食品安全 正開展專項檢查

  齊魯網濟南6月1日訊:6月1日,《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今天(6月1日)上午,山東省食安辦、食藥監局在山東省政府新聞中心舉行條例實施新聞發佈會,山東省食安辦副主任、食藥監局副局長陳耕公佈了條例實施有關情況。針對學生食品安全領域保障工作,陳耕表示,山東通過對學校食堂進行“四查”、實施監管全覆蓋以及小飯桌備案公示等工作,確保學生食品安全。

  記者了解到,隨著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將到來。5月25日,國務院食安辦、教育部、國家食藥總局聯合召開了全國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學生食品安全工作做了部署。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目前山東省已就中高考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等工作作出部署。

  據介紹,目前從學生飲食看,主要渠道有三個:一是學校食堂,二是學生小飯桌,三是學校周邊食品店、餐飲店、食品攤販。目前,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有16186個。其中幼兒園9808個,小學2902個,初級中學2251個,高級中學568個,專職院校398個,高等院校255個。全省學校食堂共有15892個,小飯桌8322個,校園及周邊食品店及攤販108301戶,餐飲單位38788戶。

  陳耕表示,在學生食品安全方面,山東省食藥監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行“四查”制度,確保學校食堂安全。將14269所學校食堂、36家中央廚房、168家集體配餐單位納入雙隨機檢查目錄庫,明確監管標準。督促學校落實月度自查制度,嚴格落實學校(含幼兒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除放假時間外,每月認真開展自查。落實季度檢查制度,基層監管部門每學期開學之初,對學校食堂開展全面檢查,二、四季度開展重點檢查;每年檢查不少於4次。落實飛行檢查制度,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採用“三不一直”和“雙隨機”檢查機制,對轄區內學校食堂實施飛行檢查,全年不少於2次。落實督導檢查制度,省、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督導檢查,每年不少於1次。學校自查情況在學校食堂餐廳醒目位置或網站公佈;季度檢查情況由縣級局在門戶網站公佈;飛行檢查情況由實施機關在其門戶網站公佈;督導檢查情況和檢查得分、扣分原因等由實施機關在其門戶網站和當地主要媒體公佈。

  二是實施監管全覆蓋,織密學生飲食安全保障網。將學校校園及周邊地區作為日常檢查、隨機抽查和飛行檢查的重點,堅持校內校外一起抓,主副渠道一起抓。持續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加強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將高風險食品原料及食品、餐飲具和供餐單位配送食品列為重點抽檢對象。積極開展“五毛食品”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和食品攤販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每年上、下半年,省、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各開展一次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飛行檢查,並將聯合飛行檢查情況在當地媒體和政府網站進行公佈,接受社會監督。現在,全省正在以中高考考點學校食堂、考生食宿點及周邊餐飲服務單位和考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為重點對象,對中高考食品安全工作開展專項檢查。今年下半年秋季開學後,全省集中開展一次為期一個月的飛行檢查。

  三是實施小飯桌備案公示制度。針對學生小飯桌,推行備案公示制度,建立學生小飯桌登記檔案。每學期開學前,各級監管部門組織在校園周邊居民區發放、張貼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將宣傳觸角延伸到社區、學校、家庭等;對取得備案資格的“小飯桌”在中小學校門前醒目位置以及報紙、網站等媒體進行公示,發動學生家長進行監督。我們要求備案的“小飯桌”做到“五到位”:備案證張貼到位;從業人員健康證明辦理到位;餐飲具消毒設施配備到位;消毒、留樣等記錄填寫到位;從業人員培訓到位。目前,已有8322家學生“小飯桌”在學校門口和網站進行公示。有的市還針對小飯桌實施星級管理;有的利用二維碼等手段對小飯桌實施微管理。(記者 王樹偉 李俊峰 高傑)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