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石門山鎮全面打響秸稈禁燒攻堅戰

2017-06-12 13:32:4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李玥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任莉 通訊員 劉新紅 李小學):今年,曲阜市石門山鎮把秸稈禁燒工作作為防治大氣污染、檢驗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黨員幹部作風的試金石,提前行動,及時部署,要求各村要切實落實禁燒責任,齊心協力打好秸稈禁燒苦仗、硬仗,力爭實現“零焚燒”的目標。

  全方位營造秸稈禁燒輿論環境。5月20日,石門山鎮提前部署召開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推進會,宣讀了《石門山鎮2017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宣佈從5月20日開始,開展為期40天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宣傳月活動,營造禁燒秸稈濃厚的輿論氛圍。隨後,石門山鎮5個管區35個行政村逐村召開動員會,並在本村重要位置設立3-5個秸稈禁燒指揮部,圍繞“不點一把火、不冒一股煙、不燒一棵樹”的目標,通過村廣播、宣傳車、標語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做到禁燒通告張貼到村、宣傳資料發放到戶、禁燒政策宣講到人、禁燒標語隨處可見、宣傳車巡迴宣傳、禁燒橫幅懸挂到田間地頭,形成強大的宣傳氛圍,讓群眾認識到焚燒秸稈對大氣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危害。同時石門山鎮還創新宣傳形式,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宣傳進校園、進家庭,讓中小學生給家長帶去並簽訂秸稈禁燒承諾書,增強家長們的禁燒意識,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目前,石門山鎮共製作禁燒宣傳磁帶及U盤50份,懸挂宣傳橫幅500條、各村書寫張貼標語1000余條,張貼禁燒通告1000余張,發放《致農民朋友一封信》15000份,真正做到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宣傳到每家農戶,讓廣大村民充分認識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重大意義。

  強化責任分工,落實三級包保責任清單。石門山鎮按照全面覆蓋、聯防聯控的禁燒要求和目標,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包村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簽訂禁燒工作責任書,定目標、定任務、定措施,將禁燒任務細化到地塊、禁燒責任明確到個人,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禁燒工作責任體系。目前,石門山鎮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作為農業生産階段性中心工作來抓,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強化責任分工,將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責任層層分解,認真落實三級包保責任清單,成立了以5個管區為單位的禁燒工作小組,每個管區由兩名副科級領導包保,每個行政村由兩名機關幹部包保的包保責任制。同時每村成立了各自的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村幹部包地塊責任制,並成立了15人以上的撲火應急隊,發現火情,及時撲救,達到層層包保,責任層層落實。

  “一盤棋”管好秸稈禁燒“一把火”, 無職黨員帶頭禁燒秸稈。今年,石門山鎮上下對禁燒工作謀劃較早,重視空前,措施更實,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石門山鎮秸稈禁燒辦公室及時了解掌握夏收進展和禁燒巡查情況,每天收集、匯總和按要求上報秸稈禁燒相關信息,及時對各村情況進行講評通報,促進秸稈禁燒工作有效開展。同時,石門山鎮指派專人負責,加強對全鎮夏收期間進行全面監控,實施24小時不間斷值守,做到邊收割、邊種植、邊清運,實現全面覆蓋不留死角、全時監控不留空檔、全程巡查無縫連接。此外,各管區、村也都制訂了工作方案、應急預案,抽調精兵強將成立應急工作隊,購置撒水車、皮桶、鐵锨、掃帚等滅火工具,併為每個禁燒幹部配齊了禁燒設備,做到了“六個一”,即一個馬扎、一頂帽子、一個水杯、一個袖章、一封信、一個撲火工具,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秸稈禁燒,黨員帶頭”,石門山鎮的無職黨員們不但自己帶頭不燒秸稈,還參與到秸稈禁燒攻堅戰中來。在大廟村,20多名黨員與村黨委簽訂了秸稈禁燒責任狀,堅決兌現承諾,還幫助左鄰右舍打捆搬運;在河東村,16名黨員自發組織起來,義務參加村巡邏隊,無論白天晚間,都能在田間地頭見到他們匆忙的身影;在林家洼村,12名老黨員在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組跑遍了全村,挨家挨戶發放秸稈禁燒宣傳單,使得秸稈禁燒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同時,石門山鎮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並大力推廣普及秸稈機械粉碎還田、覆蓋還田等新技術,與農機手簽訂秸稈還田責任書,使全鎮夏收工作全面實現機械化,農作物秸稈達到全面還田,對部分不能還田的,採取集中堆放,專人看管的方式,確保不出現焚燒秸稈的行為發生。如今,一場全民動員以實現“零焚燒”為目標的秸稈禁燒攻堅戰正在石門山鎮打響。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