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長王忠林:把治堵治霾當做“攻堅戰”

2017-07-12 09:57:48|來源:齊魯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專訪濟南市長王忠林:攜河北跨變黃河為內河 讓市民聽得見泉水叮咚

  未來五年濟南將這樣發展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支持濟南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為這座蓄勢待發的千年古城指明瞭方向。

  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表示,提高城市首位度是信任,同時也是壓力。應當説目前濟南的城市首位度還不夠高,在全省只佔9.37%的比重,佔比應該説在全國的省會城市、特別是15個副省級城市應當是比較低的。

  “下一步圍繞提高省會的首位度,就是要按照前一段時間劉家義書記和龔正省長到濟南調研時,給濟南提出來的“大、強、美、富、通”這五個字的現代化省會城市的目標,不斷的來增強綜合實力,提升濟南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真正的發揮省會城市的龍頭、領跑、示範、輻射帶動的作用,同時也和周邊的城市、兄弟城市要一起互動和聯動,真正的形成一種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強才是真的強,這樣一種融合發展的局面。”王忠林説。

  談到濟南的先行區建設,王忠林認為,先行區應當説就是先行先試,在整個的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要發揮帶動作用。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班子,現在已經建立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管委會,抽調了一批精幹力量,已經開始運轉了。同時,研究制定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總體的方案,提出了思想觀念上先行、深化改革上先行、創新發展上先行、機制體制上先行、綠色發展上先行的工作思路,為先行區做了一個定位:打造成山東經濟增長的新的增長極,對整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王忠林表示,下一週將開一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産業發展大會,動員全市上下集中精力,聚焦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大數據,還有量子科技以及高端裝備等比較高端比較前衛的産業來進行發展,在産業發展上確實也能夠在全省的也起到領先示範作用。

  濟南也正在籌備新舊動能轉換的高峰論壇,給大家帶來一場頭腦風暴,讓大家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思想上有一個認識。也想通過這個高峰論壇,給我們的招商引資打造一個平臺,招引更多的項目落地濟南,支持濟南先行區建設。”王忠林説。

  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

  信息産業是濟南重點發展的優勢産業,不久前,我國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在濟南完成測試,整套網絡預計8月底投入使用。

  王忠林坦言,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當中始終還是要緊盯著項目。“我們這一段時間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和通過招商引智相結合,謀劃和確定濟南未來的一些重點項目是240個,現在這些項目的有87%多的已經開工建設了。比説在文化領域方面投資630億的萬達文體旅遊城,這個項目,應該説建成以後將給濟南每年增加2000萬的客流量的規模,對濟南的城市形象也是一個拉升。”王忠林透露,該項目到2019年就能夠建成投入使用。

  把治堵治霾當做“攻堅戰”

  提高城市首位度、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除聚焦高端産業外,濟南還在高標準的城市規劃上做足文章。濟南城區東西狹長、南北扁平,由此帶來的擁堵、霧霾等問題困擾著這座城市。

  王忠林説,濟南的治堵治霾是全省上下都相當的關注,濟南市委市政府也是把它當做一個攻堅戰來對待的。“比方説治堵,主要是靠公共交通,現在濟南的公交分擔率只有18%左右,應當説在省會城市這是比較低的,所以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提高這個分擔率,應當説對緩解濟南的交通阻塞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得把城市這個空間發展佈局進行一個合理佈局,“實施攜河北跨戰略,那就是把黃河變成一個內河,向黃河以北去發展。推動濟南由過去的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邁進。”

  讓濟南市民能聽得見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

  王忠林説,濟南確有它自己很獨特的一些稟賦,一個就是歷史文化稟賦,因為它是歷史文化名城,確確實實歷史文化積澱的很深厚,未來的發展,還是要繼續厚植這個歷史文化的底蘊,該保護的,要保護起來。另一個方面,在一個新區,那還是確實要體現現代城市的風格,我們現在就想著要把它打造成一個和我們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匹配的這麼一個現代化的省會城市。

  既要發展也要生態,其實就是讓青山入城,把生態帶植入城市。比如説,南部山區現在的整個這一塊5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就是做減法,不做加法。“減法就是要減少過去那些亂搭亂建,還生態于青山,就是把山保護起來,能綠的綠起來,讓它成為濟南的後花園”。他透露,下一步攜河北跨之後,把黃河這個灘區在北部打造成一個黃河濕地森林公園,就是讓他形成對這個城市天然的屏障,讓濟南這個城市始終處在綠當中。同時,也加強對山體的一些改造,每年都在改造一批建設一批山體公園,讓濟南城區這些山,市民都可以免費去爬去遊玩,裏面增添了很多設施,包括步道,就是能給大家提供一個旅遊休閒的去處。

  “所以在空間佈局上我們就留出來很多生態帶、生態基地,包括泉水的保護,確實能讓濟南的市民能聽得見泉水叮咚,能看得見一城山色。”王忠林説。(劉駿,王樹偉,逯興舉)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