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沂水縣高橋鎮文化扶貧“遍地開花”

2017-07-24 15:04:1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申川飛 通訊員 楊繪茹):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文化扶貧作為扶貧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臨沂市沂水縣高橋鎮堅持扶貧工作“物質”和“精神”兩手抓,在全力增加貧困收入的同時,將文化扶貧作為突破口,在扶智上下功夫,找準結合點,創新方式方法,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切實讓貧困群眾在經濟和精神上同步奔小康。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緊緊圍繞文化扶貧要“工作到村、扶貧到戶、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要求,堅持將文化扶貧作為沂水縣高橋鎮脫貧攻堅大局的重要內容,與産業扶貧、社會扶貧、金融扶貧等措施同部署、同謀劃。高橋鎮先後制定了《高橋鎮文化扶貧專項方案》、《2016年文化扶貧實施方案》和《高橋鎮文化扶貧工作考核方案》,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分管文化的班子成員主抓,鎮文化站負責落實具體扶貧措施,明確文化扶貧時間進度和工作任務,落實考核機制,做到文化扶貧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督查,有考核,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切實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水準,確保讓貧困群眾在精神面貌上有質的改善。

  夯實基礎設施,強化公共文化服務

  基礎設施是承載文化扶貧的主要載體,是落實好各項文化扶貧措施的前提。沂水縣高橋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不斷加大經費投入,不斷完善文化基礎設施,截止目前,高橋鎮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較完善的農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動廣場,1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建成圖書室、報刊閱覽室、展覽室、遊藝室、健身娛樂室、農民文化夜校、籃球場、文化資源共享中心等“五室一校一場一中心”。隨著各項文化娛樂設施的逐步完善,為各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現了貧困群眾住在哪,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推動了該鎮文化扶貧工作的開展。

  高橋鎮依託現有的遠程教育場所作為文化設施網點,把“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納入文化扶貧整體規劃,建成高標準集教育培訓、道德講堂、人口學校、遠程教育等為一體的教育培訓室,舉辦新農村新生活、村級文化指導員舞蹈、秧歌、健身舞、科技等各類培訓班,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切實解決好服務貧困群眾“最後一公里”難題,進一步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功能。

  利用非遺資源優勢,開發文化産業

  手繡是高橋鎮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沭水南嶺村,擁有260餘年的歷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高橋鎮憑藉手繡被評為“全國文化藝術之鄉”。近年來,由於沒有及時與市場銜接,沒有形成産業化和規模化,高橋手繡的保護和傳承遇到了瓶頸。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高橋鎮積極探索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扶貧工作的結合點,積極對接企業,找出了一條科學的發展途徑。

  2016年6月,新大洲體育用品公司聽取了鎮政府的建議,依託周圍村落手繡藝人的資源優勢,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投資建設了105平米的“手繡”扶貧車間。一方面,該車間充分發揮加工企業在産品包裝、風格設計、品質提升、原材料更新等方面的特長,促進高橋手繡工廠化批量生産,化零為整,讓高橋手繡企業化、市場化,逐步形成一項文化産業,在員工聘用上,優先為貧困人口及其家屬提供就業崗位。另一方面,讓貧困手繡藝人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鎮政府為有意願的貧困戶提供免費技術培訓,截止目前,該車間已吸納貧困人口12人就業,月均工資1200元。

  此外,高橋鎮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打造自身的企業文化,發揮出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新大洲公司在發展生産的同時,非常注重企業文化的打造,形成了“孝親感恩、家企愉悅、幸福一方”的企業文化氛圍。為解決員工子女的上學難題,公司專門出資建設了標準化廠辦幼兒園,解決了員工的後顧之憂;為幫助貧困戶子女就學該公司為困難家庭學生減免學費;為幫助患病員工該公司組織愛心捐款4萬餘元等等,良好的企業文化也促使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響應精準扶貧的號召,為扶貧脫貧工作添磚加瓦。

  開展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一直是扶貧的重要方針。高橋鎮投入100余萬元對中學操場進行改造,建成了面積15000平米的健身休閒廣場,白天學生用,晚上群眾用,既改善了學校教學條件,又給群眾提供了一個文化娛樂場所。同時,在鎮機關、教育系統、衛生系統積極招募志願家庭,與家中有學生的貧困戶結成對子,通過定期對貧困家庭走訪,為貧困學生提供學歷學費或物資扶持,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並幫助和推薦他們實現穩定就業。

  高橋鎮廣泛普及農村電影放映活動,每村每月放一場電影。組織成立了由致富能手、先進支部書記、文藝宣傳隊等組成的巡演團,把黨的先進理念,身邊先進典型的事跡等編成小品、快板、相聲、三句半、秧歌、健身舞等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每村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文藝巡演,定期舉辦農村文化藝術節、廣場舞大賽、文化下鄉、慶元旦、新春、七一、十一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脫貧攻堅的要求,沂水縣高橋鎮認真抓好文化精準扶貧工作,進一步補齊文化短板,集中實施一批文化扶貧項目,把黨的溫暖送到基層群眾中,讓黨的“文化惠民”政策在農村開花結果。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