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堅持科學工作方法 打贏環保攻堅戰

2017-08-03 16:27:09|來源:齊魯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山東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情況視頻會議召開

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情況視頻會議召開

堅持科學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堅決打贏環境整治攻堅戰

劉家義講話 龔正 劉偉 王文濤出席

  齊魯網濟南8月2日訊:山東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情況視頻會議今天(8月2日)在濟南召開,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動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堅決打贏環境整治攻堅戰。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省政協主席劉偉,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出席會議。

  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書記張新文、省環保廳黨組書記王安德、淄博市委書記周連華、菏澤市委書記孫愛軍、茌平縣委書記張琳、鄒平縣委書記皮臺田先後發言,彙報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本地區本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情況,從當前問題出發,提出了下步打算和工作措施。隨後,龔正、王文濤、李群分別作了現場點評,一致認為,發言同志説真話、講實情、找差距,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不遮掩、不回避。各級各部門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政治責任意識、改革攻堅力度、綜合整治措施在不斷強化。要清醒看到當前我省還存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到位、環境污染存量大、資源能源消耗大、環保執法監管問責不嚴格等問題,充分認識生態環保攻堅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再接再厲、咬牙頂上,把幹出來、拼出來的好勢頭保持住,堅決落實國家有關部署,始終繃緊治理大氣污染、改善水環境、治理“散亂污”企業這根弦,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鐵腕施策,加嚴環保標準、加大問責追責,一鼓作氣啃下這個硬骨頭,走出有山東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劉家義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對中央關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安排的重大任務、交辦的重要事項,要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第一時間拿出方案,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堅決完成,不能有絲毫含糊。要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從嚴執行標準,堅定不移去産能、節能源、減排放,按時完成各項目標任務。要堅持高標準引領,對我省已有的生態環保規劃、目標、舉措、政策等進行系統梳理,該調整的調整、該完善的完善、該補齊的補齊,以高標準倒逼生態環保工作水準提升。要自覺增強大局意識,強化協同意識,健全完善多方參與、齊抓共管、運轉高效的大環保格局。

  劉家義強調,要樹立長遠眼光,算長遠賬,對“散亂污”企業、不達標企業,該停下來的要堅決停下來,該關掉的要堅決關掉,同時著眼長遠規劃好産業佈局,積極培育包括環保産業在內的新動能,讓生態環保産業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新亮點。要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聚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解決環保部各項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整改巡查發現問題,加強科技攻關研發和環保機構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生態環保工作水準。做好生態環保工作是惠民生、促發展的具體體現,要始終站在人民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保持清醒頭腦,正確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係,科學嚴密規劃論證,更多去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工作,決不能做破壞環境、急功近利的事情。各級黨委政府制定決策、落實部署既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區別輕重、分清緩急、持續跟進抓落實,對環保各項重點工作要一竿子插到底,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確保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以良好精神狀態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省級領導幹部,省直部門(單位)負責同志等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市、區)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加會議。(記者 李俠)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