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雨後嶗山 遊客“井噴”
近日來,颱風“海棠”一過,嶗山景區遊人如織,看山玩水的遊客不斷增多,出現了遊客“井噴”現象。據統計,8月第一個週末,嶗山風景區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同比增長27.5%。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身在嶗山遊客服務中心,大廳內摩肩接踵,情況不遜色于五一小長假。一位江蘇遊客告訴記者,上午8時到了嶗山景區,首站選擇的是嶗山南線,雖然對暑期旅遊高峰的人滿為患有了心理準備,但對密密麻麻的人頭,還是有些嘆為觀止。“早就想到了人會很多,所以自備了麵包等吃食。 ”到了11點左右,景區裏的人流量達到峰值,不少外地遊客打趣説,本來想在嶗山拍張 “獨照”留念,但人實在太多,拍來拍去都是“集體照”。
在嶗山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外地遊客的私家車成了停放的主力。上午8點半不到,停車場A區就已經全部停滿,由於停車場太大,來往的車輛流動性也很大,公交、雙層巴士、旅遊專線等車輛的終點站也都在此,為了讓遊客來的時候能簡單明瞭地知道車應該停放在哪個區域,客服中心製作了50余塊指示牌、導向牌,每開放一個停車區,就會有3名安保隊員、2輛巡邏車現場引導車輛,上午11時許,執勤保安就亮出了“車位已滿”的提示牌。
另據了解,為了應對此次“井噴”情況,嶗山旅遊客服中心週末兩天接待遊客總量超過上周平日5天接待量的總和,其中各種旅遊車輛約2.5萬台次。為此啟用了地下停車場停車位700余個及兩個臨時停車場500余個,大大緩解了停車場的停車壓力,使客服中心可使用車位達4000余個。 (記者 孫靜芳 通訊員 王晶晶 攝影報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