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校應屆畢業生首破10萬人

2017-08-08 14:52:01|來源:齊魯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青島高校應屆畢業生首破10萬人 青大半數應屆生報名考研

  齊魯網青島8月7日訊:根據青島市人才市場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2017年,全市在青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10萬人,青島生源畢業生人數約3.8萬人,全年預計接收畢業生7萬人以上。截止6月底,全市接收非師範類高校畢業生58764人(博士184人,碩士5718人,本科25869人,專科26993人),與去年(53540人)同期相比增長9.76%,完成全年接收人數的83.95%,在青高校應屆畢業生平均簽約就業率為89.43%,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個  

  今年上半年,從單位性質看,接收畢業生最多的前三類單位分別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接收畢業生人數分別為49441人、5822人、2281人,佔接收總人數的97.92%。

  從生源地來看,接收外地生源畢業生46722人,佔接收總人數近八成,同比增長9.23%。

  從就業區域看,青西新區已成為青島吸納畢業生就業主要陣地。吸納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前三位區市分別為黃島區、市南區、市北區,接收人數分別為22200人、11231人、7603人,佔接收總人數的69.83%,僅黃島區接收畢業生人數佔總人數37.78%。黃島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航運物流、石油化工、家電電子、船舶海工、汽車製造、機械裝備製造等六大支柱産業正圍繞著供給側需求,在産能升級的過程中不斷蛻變,煥發勃勃生機,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學歷層次來看,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在青就業人數5902人,佔總人數10.04%,同比增長22.75%。從行業分佈看,接收畢業生最多的前六個行業分別為製造業、居民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建築業,接收人數佔總人數的74.09%。以青島龍頭企業海爾、海信為代表的製造業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居首位,接收人數佔總人數的18.63%。

  從企業需求情況看,新業態經濟帶動互聯網相關行業需求增長近兩成。近八成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新興經濟業態領域。以網上購物、網絡約車、網上訂餐等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刷新”了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以此帶動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相關企業的需求的大幅度增長,需求人數列居第一位,同比增長19.05%。建築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傳統行業需求人數略有下降,其中建築業同比下降1.27%,金融業下降0.8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降9.7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後臺  

  但大學畢業生群體中的“慢就業”現象日益突出。根據在20所在青高校開展的《2017大學生求職指南》調查情況看,在4000名接受調查的畢業生中,選擇“慢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高達11.3%,“慢就業”現象已成為大學就業現象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畢業生在畢業前缺乏職業規劃定位,造成求職就業方向不清、目標不明;二是部分畢業生就業能力相對較弱,又不想委屈自己找一份不喜歡的工作,選擇“慢就業”來逃避現實的競爭;三是部分學生家長對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過高,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現在大部分家庭生活條件較優越,畢業生沒有生活壓力,家長不希望孩子選擇條件較為艱苦的崗位,也不催促孩子找工作,這也是造成目前出現“慢就業”現象的原因之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他副本  

  同時,應屆畢業生考研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據青島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介紹,學校今年報考研究生的學生,佔到應屆畢業生總人數的50%左右,雖然最後僅20%的畢業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畢業當年考研失利,準備“二戰”的畢業生比例仍然較高,佔比約10%。中國海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介紹,學校純理科專業就業率主要依靠考研拉動,佔到畢業生總人數的40%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時將勢必造成2至3年後畢業生總量的再次拔高。(記者 張磊)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