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清理4032家“散亂污”企業

2017-08-11 14:20:12|來源:瑯琊新聞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臨沂清理4032家“散亂污”企業 其中922家被關停取締

  今年以來,臨沂市深入開展“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工作。截至8月3日,臨沂市共完成4032家“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工作,其中關停取締922家。

  “散亂污”企業由於規模小、工藝差、環保設施不足、污染嚴重,向來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也是環境保護部關注的重點。但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品質,“散亂污”企業是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明確縣區、鎮街屬地化管理職責,嚴格按照“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産品、清除設備)的標準,深入開展“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工作。

  截至8月3日,全市共完成4032家“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工作,其中關停取締922家。清理取締最多的是河東區(1925家),最少的是蒙陰縣(11家);關停取締最多是蘭山區(232家),最少的是蒙陰縣(8家)。

【齊魯大地-文字列表】【生態山東-文字列表】臨沂市清理4032家“散亂污”企業

  8月9日晚,蘭山街道辦事處環保夜查小組巡查十二家企業,現場封停了八家。圖為夜查小組對“散亂污”企業斷電停産,貼封條。

  ◎河東“刮”環保風暴

  ■堵疏結合,政府幫有價值的企業改造,不一味關停

  今年以來,河東區以建設生態河東為主線,突出治氣、治水、治廢“三大重點”,集中實施了大氣污染防治、環保突出問題治理攻堅和“散亂污”企業專項清理取締“三大戰役”,目前河東區重拳開展的“散亂污”企業專項清理活動正在不斷加強深度和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為轄區內居民打造宜居環境。

  分佈散、工藝差、污染重、隱蔽深、易反彈幾乎是所有地區“散亂污”企業的特徵。河東也不例外,河東區常見的小散亂污企業主要有小鑄造、小五金、小噴塗、小塑膠等。這些企業沒有環保審批手續,污染治理設施不齊全,規模雖小但污染非常嚴重。

  河東區認真分析轄區內“散亂污”特點,對症下藥,一方面將散亂污企業清理任務落實到各鎮街、園區,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全力協助,屬地管理、多部門配合摸排、清理,每個鎮街、園區又把任務分配到多個工作區,層層督導、落實,讓“散亂污”企業無處藏身,實踐證明河東區網格化治污成果顯著;另一方面,在開展摸排、清理工作的同時,“散亂污”企業後督察一直在有序進行,防止“散亂污”企業死灰複燃,對“私自接電、偷偷恢復生産”等行為,嚴懲不怠。

  據介紹,河東區八湖鎮中小企業眾多,2017年正常生産的蔬菜加工企業63家。在八湖鎮,包帶廠多是以家庭作坊形式出現,很多私營個體戶環保意識薄弱,尚未取得環評手續就開始生産。

  近日,河東區環保分局副局長石浩對前期八湖鎮政府清理的三家“散亂污”包帶廠進行後督察,對兩家脫水大蒜加工企業進行隨機巡查,確保“散亂污”作坊清理到位。這些企業普遍沒有工商、土地、環保等手續,生産過程中大都存在違法生産、超標排放、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後督察發現,三家包帶廠已基本落實“兩斷三清”,動力電源已切斷,生産設備、生産原料、産品已清理。空空的廠房只剩下生活雜物。

  據了解,“散亂污”整治要堵疏結合,有價值有市場的企業,政府會幫忙改造,不是一味關停。“不是不讓你們生産,而是生産要確保環境不受污染,希望你們能理解。”石浩每到一家企業都會細心、耐心,于法、于情、于理地向企業負責人講解環保法律法規以及違法經營對環境、群眾和企業自身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取得理解與共識。

  為確保在整治過程做到全面覆蓋、準確分類、按時完成,河東區在此次專項集中整治行動中,將轄區內的“散亂污”企業分為關停取締類、限期搬遷類、停産整治類,分門別類有序推進;同時,涉及環保政策、治污技術、法律法規等方面問題跟上指導。

  截至8月9日,全區已整治散亂污企業2217家。下一步河東區將持續發力,從排查的廣度上和整治的深度上下工夫,既進一步深入排查整治,又積極指導企業整治提升,讓污染者受懲罰,讓守法者得實惠,讓人民群眾享受到良好的生態環境。

  ◎蘭山架“高壓線”

  ■按照“兩斷三清”標準,對“散亂污”企業徹底清理取締

  9日晚,蘭山區棗園鎮環保所工作人員開展“散亂污”企業專項夜查行動;9日晚,義堂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工作室主任徐偉帶領義堂鎮科級幹部環保巡查一組夜查南樓村、官莊村、港上村12345舉報重點企業;9日晚,蘭山街道辦事處環保夜查小組巡查十二家企業,現場封停了八家……

  “這些企業對當地的經濟貢獻十分有限,很多連工商手續都沒有,更談不上稅收貢獻和推動經濟發展。”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經營者個人可能會有一些收入,但是這些收入是在犧牲環境的前提下獲得的,這些作坊式企業無需承擔環保成本,産品流入市場,形成不良低價競爭,也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給正規生産企業帶來不利影響,擾亂了市場秩序。

  蘭山區高度重視“散亂污”企業的清理取締工作,通過完善區、鎮街、社區(村)三級環境監管網絡,全面清理整頓轄區內“散亂污”企業,確保不留死角,架起打擊“散亂污”企業的“高壓線”。截至目前,共累計斷電停産“散亂污”企業1226家。

  該區通過印發《蘭山區“小散亂污”企業取締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整治取締範圍和行業,部署各相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核查確認鎮街、開發區排查上報的企業信息。區大氣辦狠抓調度,按日督導,形成日進展報表制度,確保各鎮街、開發區深入開展現場排查,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巷、巷不漏戶、戶不漏屋”,托清底數、不留死角,確保排查全面、真實、準確。嚴格清理取締標準,堅決按照“兩斷三清”標準,對“散亂污”企業徹底清理取締到位,確保完成針對“散亂污”企業的全面整治。

  同時,該區還精準分類“散亂污”企業,分別實施“關停取締一批、限期搬遷一批、停産整治一批”的整治措施。部署各鎮街、開發區把“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對屢禁不止、頂風而上的“散亂污”企業,採取果斷措施,堅決予以打擊,涉嫌違法的,一律移交相關部門處理。同時,加大對“散亂污”企業的監管力度,實行動態管理,做到隨時發現,隨時清除,對排查出的“散亂污”企業依法依規開展專項取締行動,嚴厲打擊。

  此外,蘭山區還完善區、鎮街、社區(村)三級環境監管網絡,形成黨政同責的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依託網格化監管工作機制,加強日常監管監督,完善雙隨機抽查制度,通過開展不定期抽查、集中夜查等形式,對已經完成清理取締的企業突擊檢查,強化環保執法監督,防止死灰複燃。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做到“緊盯不放、露頭就打”,堅決遏制屢禁不止、異地轉移和死灰複燃現象發生,始終保持打擊“散亂污”企業的高壓態勢。

【齊魯大地-文字列表】【生態山東-文字列表】臨沂市清理4032家“散亂污”企業

  8月9日晚,蘭山區義堂鎮科級幹部環保巡查一組夜查南樓村、官莊村、港上村12345舉報重點企業。圖為夜查人員仔細查看企業生産數據和産品。

  ◎相關連結

  什麼是“散亂污”企業?

  1.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當地産業佈局規劃的;

  2.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

  3.違法違規生産經營,污染排放嚴重的小製造、小加工、小作坊等;

  4.雖有行政許可手續,但超範圍違規生産經營的;

  5.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善、污染物排放不達標。

  涉及:有色熔煉加工、橡膠生産、製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絲網加工、軋鋼、耐火材料、炭素生産、石灰窯、磚瓦窯、水泥粉磨站、廢塑膠加工,以及涉及塗料、油墨、膠黏劑、有機溶劑等使用的印刷、傢具等製造加工企業。 (沂蒙晚報記者 付茜)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