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決勝全面小康,提升百姓獲得感
8月4日,平原縣三唐鄉譚洼村老軍人譚金昌準時收到了這個月的農村生活困難老軍人補貼。“錢每個月按時打到卡上,加上低保金和扶貧項目收益金等,每個月能領到大約500元。 ”譚金昌説,有關部門還把他家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幫他修繕老房子。
去年7月,德州市委、市政府專門印發文件,將精準識別出的農村生活困難老黨員、老模範、老軍人和烈軍屬(簡稱“三老一屬”)列為重點幫扶對象,譚金昌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這是我市用繡花功夫抓脫貧、惠民生的縮影。
小康不小康,民生改善是最真切、最生動的詮釋。德州市各級黨委政府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傾心盡力謀民利、惠民生,讓人民群眾在共建中共享經濟文化強省成果。
搶抓政策機遇,補齊民生短板
8月10日,記者在樂陵市西段鄉中心小學看到,新建的教學樓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內外裝修。這是樂陵最後一處“全面改薄”校舍建設工程。
“西段鄉中心小學總投資2000多萬元,不僅新建了標準化教學樓、操場以及教師宿舍,還配備了各種功能室,預計將於8月底全部完工。 ”樂陵市教育局局長韓文龍説,作為一個年財政收入僅有10億元的縣級市,2015年以來,樂陵在學校建設工作中投入了近14億元。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教育事業實施飽和式投入,將學校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陳勇將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作為來德州工作後首個課題,先後深入70多所農村學校調研,多次召集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制定推進意見。市長陳飛任教育改革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多次召開學校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實行月調度、季督導、半年考核。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學校建設是政府的事”這一責任意識,對教育部門實施“交鑰匙”工程。
按照計劃,我市將在3年內投入120億元用於學校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全面改薄”工程校舍累計開工面積266萬平方米,開工率129.1%;竣工校舍面積220萬平方米,竣工率107.03%,開工率、竣工率均為全省第一。解決大班額工程校舍開工面積256.8萬平方米,開工率108.7%;新增學位10.38萬個,佔任務數的51.73%,開工率、竣工率均列全省第五位。
補齊民生短板等不得、慢不得。精準脫貧、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全面解決大班額和改薄……近幾年,國家和省裏連續實施多項惠民政策,含金量高、可用性強。全市各級各部門強化機遇意識,抓緊時間,狠抓落實,以決戰決勝的狀態補齊民生短板。
——堅持精準脫貧與整體致富奔康相結合。産業扶貧、“三老一屬”專項幫扶創出特色,2016年共摘帽重點村290個,凈減少貧困人口56106人,超額完成省下達減貧5萬人的攻堅目標任務;
——把棚戶區改造作為一項補歷史欠賬、墊高民生洼地的“民心工程”,專題常委會開到小區。今年全市棚戶區改造已開工近3.7萬套,開工率居全省第五,基本建成任務完成率142%,居全省第六。
——從2016年開始,計劃用3年時間,對中心城區的188個老舊小區進行整治改造,惠及城鎮居民10.3萬人。
精準施策發力,在創新中抓落實
“把精準脫貧與整體致富奔康結合起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我市立足實際,明確思路。
2016年初,全市共有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56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4.58萬戶、9.59萬人。本著精準扶貧原則,市裏提出劃片區推進的工作思路。 38名市級領導每人幫包2個重點鄉鎮,566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分別由一個市縣部門、一家重點企業、一名第一書記幫包,1.6萬名副科級以上幹部網格化幫扶所有貧困戶。
強化領導、頂層設計,構建起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扶貧格局。與此一脈相承,在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過程中,立足實際,創新探索,走出具有德州特色的發展路徑。
棚戶區改造,拆遷是個難點。樂陵、平原、慶雲等縣市區創造性引入了競爭性拆遷模式,鼓勵有意願的棚戶區居民儘快上樓,創造了3天拆遷一個村、居民全部主動簽訂拆遷協議的“德州速度”。
民生工程需要真金白銀投入。我市搭建起多元化的學校建設融資平臺,積極撬動社會資本,用最少的財政資金做最多的事。樂陵採取由承建單位先期墊付部分資金的‘433’模式,確保所有建設項目按期開工。
禹城探索教育綜合發展PPP模式,14個學校建設項目,總投資3.4億元,政府只需出資3600萬元,其餘由社會資本方出資,或由社會資本方向銀行、基金公司貸款,被省教育廳稱為“禹城經驗”,在全省推廣。
重民意謀民利,百姓更有獲得感
“對現在的改造方案滿意嗎?哪需要進一步改進?請多提建議,讓我們共同把老舊小區改造好。 ”去年6月17日,德州市委常委會離開會議室,開進老舊小區。市領導深入居民家中,徵求意見建議。
民生工程讓民做主,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百姓才能更有獲得感。老舊小區改造,把徵求居民意見作為“頭道工序”。德城區園林小區始建於1982年,共有26棟樓,479戶居民,雖然是學區房,又緊鄰商圈,但小區道路坑坑洼洼,電線橫七豎八。“我們提出來小區改造首先要把路修好,優化供電、電信線路。工程改造就按我們的要求做了,這樣的做法很暖心。”園林小區居民程建國説。
民生需求“水漲”,工作標準“船高”。棚戶區改造,居民不僅要住得舒適,還要出行便利、配套完善、服務到位。百姓的需求提高了,改造的工作標準也相應提高——更加注重提升棚改項目的內涵,統籌做好規劃設計、建築施工、配套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各方面工作。
在“黃金地段”建設安置小區,已經成為各個縣市區通行的做法。武城縣在蔣官屯村改造建設過程中,將安置小區建在縣城的中心地段——東邊是武城縣第二中學,緊鄰新建的德百城市綜合體,周圍幼兒園、小學、超市、診所等一應俱全。平原縣在城區琵琶灣景區南側,規劃建設了1500套棚改安置房,緊挨風景秀美的琵琶灣公園,附近有平原二中、醫院和大型購物廣場。
京津地區醫療機構與德州醫療機構合作,天津腫瘤醫院等知名醫院設立德州分院,德州百姓家門口享受高端醫療服務;養老服務加大供給,2016年新建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6處、農村幸福院120處,新增養老床位4100張;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
面對這些成就,德州進而思強,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學有優教、住有宜居、老有頤養、病有良醫、困有相助”,團結一心、共建共享,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 (記者 尹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