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平邑縣創新五大扶貧新模式助推脫貧攻堅

2017-08-22 10:57:0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申川飛 通訊員 王樹民):今年以來,臨沂市平邑縣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本著決戰決勝這一目標,平邑縣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級領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不斷創新扶貧手段,形成機制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互為支撐的五大扶貧新模式。

  全面創新管理機制,強力督考到位

  平邑縣專門成立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部共分綜合協調、信息統計、項目規劃、綜合督考組等13個組。為全面了解各鎮街扶貧工作進展情況,指揮部嚴格實行周工作例會制度。同時,指揮部實施交辦、督辦、移交問責三步督考機制。今年以來,平邑縣共組織綜合督考3次,下發交辦單69個,督辦單5個,電視曝光3起,以強力督考的方式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全面推行健康扶貧“信息化+”模式

  為切實改變縣內各醫療機構報銷隨意性大和各自為戰的弊病,平邑縣自主開發健康扶貧信息化系統,實現醫療辦公、公共衛生管理、健康扶貧三個系統互通互享;實現貧困群眾醫療信息“一點通”和“一站式”報銷;對全縣貧困戶每年實行免費健康查體,按照“一戶一檔”全部建立健康服務檔案。

  截至目前,平邑縣已在縣內各醫療機構實現健康扶貧“一點通”系統“全覆蓋”,已累計為全縣貧困戶減免醫療費用250多萬元,共惠及6300余人次。

  全面推進普惠金融示範縣建設

  近期,全省普惠金融綜合示範區試點工作第一次推進會在平邑縣召開,這標誌著全省普惠金融綜合示範區試點工作在平邑縣率先啟動破冰之旅。

  今年以來,平邑縣嚴格按照“上下聯動,整體推進;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循序漸進,全面滲透”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綜合示範區試點工作機制,分解細化人民銀行各專業和金融機構建設任務,圍繞普惠金融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建設目標,全面打造“惠民信貸”、“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點建設”、“居民金融綜合素養提升”三大建設工程,全方位“護航”縣域精準扶貧工作。

  截至目前,平邑縣已新建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網點300處,不斷提升貧困村金融服務水準,全力打造全省普惠金融綜合示範工作的模板和典範。

  全面抓好光伏扶貧項目推進工作

  近期,臨沂市首個高壓並網(10千伏)光伏扶貧電站,在平邑縣正式並網發電。該項目位於溫水鎮南林村東,為村級地面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佔地116畝,總投資3538萬元,總裝機容量4.77MW,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為620萬千瓦時,年收益約670萬元。僅此一項,可帶動溫水、保太、武臺三個鄉鎮共計95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

  據悉,平邑縣光伏扶貧項目總建設規模為50MW,採用分佈式光伏電站建設模式,共設22處光伏電站,總用地面積約為1500畝,涉及10個鎮、街、開發區,項目總投資4.3億元。所有電站全部並網發電後,按戶均增收3000元計算,可帶動1萬戶貧困戶、19863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平邑縣完成今年2萬貧困戶脫貧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推進“電商+”扶貧模式

  平邑縣搶抓“互聯網+”發展新機遇,把“互聯網+”發展與全縣扶貧工作緊密結合,以貧困村為重點對象,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通過特色農産品電商銷售帶動貧困人口發展産業、依託電商培訓和電商園區孵化功能促進貧困人口在電商領域就業創業,將線上銷售和線下生産相結合,産業扶貧和勞務輸出扶貧相結合,扶貧扶智相結合,全力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創業致富思維轉變、貧困人口自我造血功能。

  目前,阿裡巴巴在全縣已建成86個農村淘寶服務站;供銷e家、平邑郵政、千米購也紛紛在村設立服務站點,同時,平邑縣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村級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全縣鎮、村級電商服務點覆蓋率達到36.11%(全縣515個村,已經建成186個村級電商服務點,鎮級電商綜合服務點全覆蓋)。目前,平邑縣擁有活躍網店1200余家,累計舉辦各類培訓52期,培訓5900余人,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12000余人,帶動貧困戶3002余戶,脫貧貢獻率為10.9%。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