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人社局“四機制”推進就業精準扶貧

2017-08-29 10:47:1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申川飛 通訊員 張其餘):臨沂市是山東省扶貧工作重點市,貧困人口占全省的六分之一,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去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新時期的“孟良崮戰役”。今年以來,面對脫貧攻堅進入衝刺決勝階段的新形勢,臨沂市人社局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注重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注重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做文章,通過建立聯動協作、動態管理、精準幫扶和責任落實“四個機制”,以嚴實作風抓推進、以精準舉措抓落實。截至目前,臨沂市人社局共幫扶2969名貧困人員實現就業,完成目標任務的80%。

  建立聯動協作機制

  發揮臨沂市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牽頭協調優勢,成立了臨沂市就業創業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動協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推進機制。市縣區人社部門均建立了就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就業精準扶貧推進督導辦公室,對重點任務進行定期督導調度。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開展專項調研等方式,健全“組織領導—督導調度—情況通報”工作模式,形成常態化推進落實機制。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

  按照“精準識別、不漏一人”的要求,加強與扶貧部門的銜接,對臨沂市還未脫貧的15.1萬貧困人口,對照扶貧辦建檔立卡數據,細化摸底任務,逐人逐戶組織實施了新一輪摸底核查工作,經反復比對核實,為臨沂市在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3616名貧困人口,全部登記填寫了《臨沂市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識別卡》。依託“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平臺”管理系統,逐一建立了就業、創業、培訓等三類實名制信息數據臺賬,並實行動態跟蹤維護,做到了貧困人口基本情況清、就業創業需求清、培訓意願清、社會保障狀況清、幫扶措施清等“五清”,為實施精準就業幫扶奠定了基礎。

  建立精準幫扶機制

  按照因地制宜、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結合臨沂市草編柳編、玩具鞋帽、服裝加工等特色産業優勢,創新“新建、改建、認定”等就業扶貧車間建設新模式。臨沂市共累計打造扶貧車間1147處,其中,新建289處,“改建” 216處,“認定”642處,16處被認定為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實現省定貧困村的全覆蓋,累計吸納勞動年齡段貧困人口就業2300余人。實施“千名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今年以來已安置殘疾、大齡等特困人員就業343人。開展“送崗進村”“送崗入戶”結對幫扶活動,組織舉辦專場招聘活動52場次,幫扶貧困人口就業134人。組織精準技能培訓扶貧,推出9個方面的“短平快”實用技能培訓項目,累計組織貧困人口技能培訓960余人,培訓後就業率在98%以上。強化貧困人口創業扶持,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4萬元,直接扶持60名貧困人口實現創業。

  建立責任落實機制

  將就業精準扶貧納入年度就業目標責任考核,建立就業扶貧工作清單和責任臺賬,將各項任務進行分解細化,倒排工期,壓實責任,全力推進。建立就業扶貧月分析制度,緊緊抓牢年初建賬、平時查賬、年底清賬3個關鍵環節,切實將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組織開展了就業精準扶貧跟蹤問效活動,實行縣級領導幹部聯繫縣區督導制度,做到“四問”:即目標任務是否清晰、責任是否落實、攻堅進度是否紮實、幫扶成效是否真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2017年是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臨沂市人社局將按照省廳的部署和會議要求,綜合施策,精準幫扶,不斷健全完善就業扶貧長效機制,確保如期完成就業創業脫貧任務。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