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區公交車數量翻番 出行更便捷

2017-08-30 14:28:20|來源:德州新聞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德州市區公交車數量5年翻一番 市民出行更便捷

  看著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開進公司大院,駕駛員們都一臉興奮。前段時間市政府投資購置的200輛新能源公交車陸續投入運營,市區公交線路隨之增加、延長,運營間隔時間縮短近一半……市民乘公交出行將更加便捷,這也是市委、市政府推進公交優先發展的又一舉措。

  作為一個工作了31年的老公交人,可以説見證了公司發展的每一步,尤其是近幾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力度空前,我深刻體會到了公交的迅猛發展。

  1986年,那時我剛17歲,就來到了市公共汽車公司當學徒工,第二年成了駕駛員。那時整個市區僅有4條線路、十幾輛公交車,車況也不好,稍不注意檢修就容易在路上拋錨。所以我們駕駛員不得不具備修車的技能,遇到小問題隨時解決。

  隨後的15年間,車輛、線路逐漸增多,2012年時發展到了200多輛車。但還沒有新能源公交車,空調車也很少,哪位駕駛員能開上空調車就很幸福了。當時我跑單班,每天工作10個小時,除去午飯時間,幾乎不停歇。開著沒有空調的車,冬天透風撒氣,戴著棉手套手也總是冰涼;夏天熱得要命,一整天衣服基本沒有幹著的時候。這樣的車我們開開也就習慣了,但乘客有時難免不適應,車發動起來噪聲很大,車身抖得厲害,開起來也不平穩,就忍不住抱怨。可我們做司機的也委屈,不是技術不過關,確實是車輛條件有限。記得有一年大夏天,我開著2路車,拉著一車乘客,走到城隍廟附近時,車輛突然發動不了了,而我的修車技術沒辦法解決當時的問題,只能停在原地等待救援。因為車少,車上的乘客要等近20分鐘才能換乘,我也只能不停地向他們説抱歉。

  隨後幾年,情況有了明顯好轉。2013年時已經有了LNG、CNG清潔能源車,之後2015年、2016年,新能源電動公交車陸續上線運營,我們也有了自己專屬的充電樁。我對第一次開新能源電動公交車時的印象特別深刻,噪音極小,駕駛座位帶有減震功能,沒有了長長的檔把子,只需一摁按鈕就能實現自動變速。特別是最新購置的這一批新能源公交車,有了電子站節牌、獨立的駕駛室,檔次絕非之前能比。雖然我現在已經從駕駛員到了後勤管理崗位,見到新車還是忍不住手癢,開開過過癮。

  現在市區公交車的總量比2012年時翻了一番,幾乎全都更新成了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隨著3G智慧調度系統的應用,不僅可以對車輛進行定位,還能實時監控車內車外的一切情況。如果想乘車,通過下載德州智慧掌上公交APP,就能隨時查看車輛運行情況。市民乘車不僅更加舒適、便捷,還有了更優惠的政策。從之前70歲周歲以上老人免費乘車擴大到了65周歲;1小時內可以免費換乘公交車;推出的全國交通一卡通除在本市通刷所有線路外,還能在全國其他100多個互聯互通城市使用……這些也讓我們得到了乘客的廣泛好評。前不久,一位老人因為經常免費乘坐12路公交車,感受到乘車環境和服務的變化,自掏腰包為整條線路的司機師傅們每人買了一雙鞋;還有一位不留姓名的老人,看到公交駕駛員的夏裝經常是幹了濕、濕了幹,硬是要捐款1萬元,為每名非空調車駕駛員買件換洗的T恤。在一分公司和三分公司的值班室內,屋內墻上的錦旗都是一層疊著一層,有的是因為幫忙找回了錢包,有的是因為救助了突發疾病的乘客……一面面錦旗讓我們感到特別自豪和有成就感,沒有比自己的服務能夠得到認可更讓人高興的了。現在市委、市政府對我們的工作大力支持,硬體水準不斷提升,我們更要繼續努力,提升自身服務,讓軟實力也進一步增強。

  ( 講述人:市公共汽車公司三分公司經理助理 葉劍峰 採訪人:本報記者 尹曉燕    孫維健、梁付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我市公交大數據

  ●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在省內率先實現全覆蓋●公交車輛增多,檔次提升目前,市區公交運營車輛由2012年的286輛增加到了582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佔比達97%,空調車佔比94%●公交線網不斷優化共有42條公交線路,總長度810千米,運營間隔時間縮短近一半

  ●實行優惠乘車政策

  2013年開始,殘疾人可免費乘車,每年服務殘疾人10余萬人次

  2015年,老年人優惠乘車政策範圍擴大

  60周歲至65周歲老年人優待乘車

  6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

  每年服務老年群體300余萬人次

  2016年推出 “一小時免費優惠換乘”政策,每年受益群體200余萬人次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