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平邑巾幗英雄用愛心托起山區扶貧事業

2017-09-01 11:12:3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申川飛 通訊員 王樹民):8月30日上午,秋雨時節,地處沂蒙山區的臨沂市平邑縣武臺鎮鹹家巷村凱凱服裝廠的“扶貧車間”裏,工人們正忙著裁剪、縫紉、裝包,在這些工人中間,患有殘疾的馬文文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穿針引線,動作嫺熟地縫製著一件件衣服,完全看不出有什麼影響。“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對我都有一定的歧視 ,後來也不敢再出去找工作,來到這個服裝廠後,老闆對我挺照顧的,同事們也都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幹活沒有壓力,在這裡挺舒心的。”馬文文感慨地説道。

  像馬文文這樣的殘疾人,在凱凱服裝廠還有20多個,他們有的腿部殘疾,有的帶著假肢在這裡打工,而凱凱服裝廠的老闆劉加芹也是一個帶著心臟起搏器的殘疾人。1994年,年僅19歲的她便學起了縫紉,由於身體原因,在創業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但她始終堅持著,用自己辛勤的雙手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據劉加芹介紹,1999年,他和老公商量在家裏開個小服裝加工門頭,老公很支持他的想法。本村有些殘疾人也想學做衣服,她就在做衣服的同時帶起了學徒工。良好的信譽和嚴謹的品質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訂單,她的生意逐漸做大,在招收工人時,她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殘疾人就優先錄用。“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殘疾人,我很同情他們,想叫他們在我廠裏幹點活,也能掙點吃喝。”劉加芹由衷地説。

  有些殘疾人剛進廠不會手藝,劉加芹就辦培訓班,手把手耐心教。她還定了個規矩,只要是殘疾人每做一件衣服比健全人多給0.5元的加工費,中午不回家的殘疾人職工,她都免費提供午餐,盡力照顧殘疾職工的生活,殘疾職工每月也能拿到2000多元。有些殘疾人程度比較重,到廠裏工作來回不方便,劉加芹就和老公商量,買好設備給他們送家裏去,他們能幹多少就幹多少,也能改善下生活,就這樣劉加芹為附近村的十幾名殘疾人送去了電動縫紉機。

  由於劉加芹對殘疾人的幫扶,2014年,凱凱服裝製衣有限公司被平邑縣殘聯評為“平邑縣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並且縣鎮都給予了一定扶持政策。靠著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幹勁,她的服裝廠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目前,劉加芹在工商部門註冊了商標,已擁有40多名職工,其中殘疾人23名,貧困戶10戶,日加工服裝500余件,年利潤達到了20多萬元。劉加芹在做大企業的同時,依然幫助著身邊像她一樣的殘疾人自立自強,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機會。

  “俺下一步的打算就是一邊擴大規模一邊生産,預計明年再招一部分殘疾人到廠裏來就業。”劉加芹如是説。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