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8省份因環境問題問責5763人
大眾網濟南9月18日訊: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9月15日,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完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等8省(區)的督察進駐工作。截至當日,督察組交辦的39586件環境舉報,地方已辦結35039件,辦結率達到88.5%。8省(區)因環境問題約談4210人,問責5763人。
收到近6萬件群眾舉報,8省(區)396名領導幹部被談話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四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7年8月—9月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等省(區)開展督察。截至9月15日,8個督察組全部完成了督察進駐工作。
據了解,各督察組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督察進駐各項任務。進駐期間,8個督察組共計與396名領導幹部進行個別談話,其中省級領導213人,部門和地市主要領導183人;走訪問詢省級有關部門和單位171個;調閱資料8.4萬餘份;對105個地市(區、縣)開展下沉督察。
據統計,督察進駐期間共收到群眾舉報59848件,經梳理分析受理有效舉報43015件,合併重復舉報後向地方轉辦舉報39586件。
山東“過橋行動”保民生,部分基層整改“一刀切”被叫停
各被督察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強化部署,建立機制,對群眾舉報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取得了明顯的整改效果。
一是解決一批突出環境問題,群眾普遍點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決整改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並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西藏自治區大力開展拉魯濕地整治,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吉林省全面啟動白山市南山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收集轉運處理工作,解決長期存在的環境污染隱患。
二是統籌督察整改與民生保障,防止“一刀切”。山東省通過“過橋行動”幫助禁養區畜禽養殖場(戶)向非禁養區搬遷;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強化管理服務、加強補貼補償,積極為養殖戶搬遷、企業轉型解決實際困難;四川成都、浙江寧波等地及時採取措施,叫停部分基層整改“一刀切”問題。
三是借勢借力,推動環保長效機制建設。浙江省以督察為契機,推進衛浴、建材、印染等特色産業綜合整治和轉型升級;四川省組織開展《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修訂)》立法調研;青海省及時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勘界定標;海南省舉一反三做好督察整改落實。
四是注重信息公開,營造了良好輿情氛圍。各地利用“一台一報一網”每天公開邊督邊改情況。各地群眾積極參與督察、舉報環境問題,監督整改落實;廣大網民關注督察、點讚督察,為督察出謀劃策;山東省還舉辦督察整改新聞發佈會,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取得較好效果。
向地方轉辦舉報39586件,地方已辦結88.5%
截至2017年9月15日,督察組交辦的環境舉報,地方已辦結35039件,辦結率達到88.5%。其中,責令整改32602家;立案處罰9181家,罰款46583.84萬元;立案偵查297件,行政和刑事拘留364人;約談4210人,問責5763人。
目前,第四批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已進入督察報告階段。對已經轉辦、待查處落實的群眾舉報問題,督察組已安排人員繼續督辦,確保群眾舉報的環境問題能夠查處到位、整改到位、公開到位、問責到位。同時督察組也要求地方總結邊督邊改經驗做法,建立完善群眾環境舉報受理、查處機制,不斷解決和回應群眾環境訴求。(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姜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