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退休人員養老金通過社保卡發放

2017-09-20 13:00:45|來源:水母網|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煙臺新辦理退休人員養老金 10月1日起通過社保卡發放

  水母網9月20日訊:記者從市社保中心獲悉,從2017年10月1日開始,煙臺市新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養老金將直接通過社保卡發放。

  根據魯人社字〔2017〕178號文,從2017年10月1日開始,新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養老金將直接通過社保卡發放,市社保中心提醒近期將要辦理退休手續的參保人員儘快到社保卡申辦點申辦社會保障卡。2017年10月1日之前的退休人員可按照本人意願,逐步過渡到社保卡發放養老金。

  據介紹,推行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養老金工作,是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加快實施“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簡化優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公共服務流程、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推行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養老金工作,對於提高養老金髮放效率,提升養老金髮放品質,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養老金髮放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廣大退休人員對社保卡發放養老金可能産生的疑問,市社保中心做出以下解答。

  一、養老金髮放至社保卡哪個賬戶?

  答:社保卡上有兩個賬戶,一個是醫保個人賬戶,該賬戶只能在煙臺市定點醫療機構使用,不能提取現金;另一個是普通金融賬戶,離退休養老金會劃入該賬戶,持卡人可自由存取。

  二、使用社保卡後可選擇銀行少了,就近銀行取款有手續費怎麼辦?

  答:自2017年10月1日起,各合作金融機構每月為本行發放養老金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墊付前兩筆跨行取款(含異地跨行)手續費,不向參保人員收取。每筆取款金額不超過ATM每日取款限額,同時,各合作金融機構發行的社會保障卡,免除同行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手續費。

  三、只要辦出社保卡就能發放養老金嗎?

  答:在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之前,新辦退休人員需本人持社保卡和身份證到制卡銀行激活金融賬戶功能,而後方可使用。

  四、用社保卡發養老金如何查詢明細?

  答:各合作金融機構為有需求的持卡人免費發放對賬簿,退休人員可持對賬簿至銀行櫃檯或櫃員機查詢明細,同時對利用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代發養老金的,還可以免費提供動賬短信,持卡人在激活社會保障卡代發養老金功能時,可自由選擇是否激活動賬短信免費提醒功能。

  五、養老金每月幾號發?

  答:煙臺市直企業離退休人員正常發放養老金時間為每月21號,市直機關退休人員正常發放養老金時間為每月20號,對於發放不成功人員會逐一電話聯繫核實原因,月底之前發放到位,逾期未發放且未收到社保中心通知的退休人員可本人持身份證和卡至銀行櫃檯列印銀行流水查詢即可。

  六、沒有社保卡應該去哪辦卡?

  答:可以到辦理退休所在人社部門的社保卡服務窗口辦理,詳細地址和聯繫方式可以登錄煙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ytrsj.gov.cn/,選擇“網上辦事”欄目,再選擇“社會保障卡”,在“個人服務”中可查詢。

  七、想把原來發養老金的銀行卡換成社保卡怎麼辦理?

  答:兩種辦法:一是離退休人員可本人攜身份證和社保卡複印件直接到社保經辦機構退休人員服務科變更即可。二是離退休人員聯繫退休前所在單位勞資人員,由勞資人員代其將加蓋公章的社保卡複印件送至社保經辦機構退休人員服務科辦理即可。

  八、社會保障卡丟失後如何挂失?

  答:持卡人遺失社會保障卡後,攜帶身份證直接到卡面上所屬銀行(銀行服務電話工商銀行為95588、中國銀行為95566、建設銀行為95533、農業銀行為95599)挂失補卡即可。

  九、社保卡兩個賬戶及密碼問題?

  答:社保卡有社保賬戶和銀行賬戶兩個賬戶並分別有自己的初始密碼。社保賬戶:用於發放醫療個人賬戶金。卡面製作日期為2014年以後的社保賬戶原始密碼為123456,2014年以前的為1234,建議到藥店或醫院通過POS機修改社保晶片密碼為自己使用的6位密碼。銀行賬戶:用於發放養老、工傷、生育保險待遇等。持卡人本人持社會保障卡和身份證件到銀行網點開通銀行賬戶,設置銀行賬戶密碼,各銀行初始密碼為建行955330(有信封的以信封內的密碼為準)、農行370600、中行為持卡人本人身份證號碼去掉最後一位的後六位、工行沒有設初始密碼根據需要自己設定。(記者宋曉娜 通訊員 張治波 馬曉雯)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