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規劃建設第二條海底隧道長15.8公里

2017-09-22 11:16:22|來源:青島早報|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我市規劃建設第二條海底隧道

【社會廣角(圖片+摘要)】【走遍山東-青島】青島規劃建設第二條海底隧道長15.8公里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2017年第五次國際地下空間學術大會上獲悉,備受關注的青島第二條海底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初步計劃,黃島端接疏港高速,青島端在海泊河入海口附近登陸,全長15.8公里,雙向六車道標準,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

  根據研究,第二條海底隧道定位於連接青島東岸與西岸城區的又一條全天候的跨海通道,以通行客車為主,兼顧貨運交通功能。相比膠州灣隧道的7.8公里的長度,第二條海底隧道長度翻了一倍,達到15.8公里,其中海域段長11.1公里。目前,青島已建成和開工在建的跨海通道共四條,分別為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地鐵1號線和地鐵8號線。

  地下空間開“學術盛宴”

  本次學術大會以 “城市地下空間協同開發利用”為主題,4位國內外院士和12位國際頂級專家來青參會。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錢七虎在大會上做了 “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治理城市病”的主題報告。錢七虎認為,青島市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記者了解到,國際地下空間學術大會2003年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後相繼在深圳、南京等城市召開,是國內最高級別和水準的地下空間學術會議,首次在青島舉辦。 “本次會議定在青島,不僅是因為近年來青島在地下空間研究和實踐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更是對青島部署深海深地和城市戰略的肯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笑道。

  昨日,錢七虎攜手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主席Ray Sterling分別領銜國內外院士、專家,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解剖”了中國最長海底公路隧道——青島膠州灣隧道、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挪威rogfast海底隧道設計,、日本深層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地下空間開發經典案例所蘊含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此外,本次會議還針對青島第二條海底隧道及前海沿線地下道路項目舉行國際專家技術研討會。據悉,未來隨著青島第二條海底隧道前期研究工作展開,多條城際軌道交通在建,多條地鐵線路陸續開通,青島將有更多地下空間開發項目投入建設和運營。

  把快速路修到地下空間

  尾氣污染、環境破壞、交通擁堵……這些“城市病”該如何解決?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或許會是一個有效途徑。錢七虎指出,從目前技術上來看,地下100米以上都是可以建設的,甚至可以建2-3層。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國際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建設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統,目前國際上已經召開了6次關於地下物流系統的研討會,許多國家都開始對這一系統進行關注。 ”錢七虎認為,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快速路、貨運的地下物流系統是利用地下空間治理交通難題的一個趨勢。

  據介紹,傳統的港口集疏運模式以公路集卡運輸為主,需要穿越城市,客貨交通相互影響,港口陸路集疏運交通需要大量穿越城市或佔用城市道路資源,帶來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作為國家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島該如何破解港口運輸的難題呢?錢七虎在報告中提到,可以建設地下集裝箱物流運輸系統,創新採用新型集疏運模式,緩解交通擁堵,實現節能減排。

  “在山東大面積的地下空間中,青島佔據了巨大的份額,山東青島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方面是走在全國前列的,而中國的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錢七虎這樣説。值得一提的是,錢七虎還對青島地下空間的發展提出了期望,他希望,青島應當為各大城市在世界上解決城市病,美化、綠化城市作出貢獻,並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記者 衣濤 錫復春)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