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齊聚縱論北斗融合發展 山東首個北斗科技項目有望落戶濟南
齊魯網濟南9月25日訊:當前,北斗衛星應用、軍民融合、物聯網、大數據産業炙手可熱,如何讓高大上的“高科技”落地開花,成為多方共同探索的方向。22日至24日,20多名國內專家齊聚濟南南城金融聚集區——山東新金融産業園,一同參加北斗融合通信系統行業應用研討會,為其發展建言獻策。軍民融合背景下,山東首個北斗科技項目和軍事題材的夢工廠有望落戶濟南。
國內20多位專家齊聚濟南縱論北斗融合發展
9月22日-24日,北斗融合通信系統行業應用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國內20多名科技通信、北斗應用、軍民融合研究等領域的代表、業內專家、學者教授、企業高層齊聚濟南,就當前北斗融合通信系統及行業應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與實際應用、軍事夢工廠的總策劃及特色、濟南高新技術産業政策及優勢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成為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由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近年來,北斗已經逐漸開始普及民用,像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可以在沒有移動信號覆蓋的地區實現數據傳輸和通信,已經在海員和戶外運動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北斗民用走得很累,但未來又讓我信心滿滿”。在北斗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的中國北斗衛星國際應用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岩認為,北斗真正開始民用,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沿線國家對於北斗項目落地極為迫切,未來3-5年間,將掀起新的“北斗熱”。王岩説,北斗軟體、終端産品已經開始推向市場及應用,如何讓北斗借力發展,對地方經濟産生拉動性,是北斗民用方向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建設與軍事文化、體驗相關的北斗科技項目,已在國內多地落地,形成新實踐,希望相關項目可以在濟南“生根發芽”。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六十一研究所博士張鍇看來,“北斗融合通信”將以導航和通信多衛星數據交互為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北斗系統“短突發、高實時性”的上行特點和通信衛星“高速率、廣域覆蓋”的下行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星基物聯網和應急通信需求,推動北斗系統普及應用,實現北斗導航融合衛星通信跨越式發展。
濟南發展北斗産業優勢不少 中國軍事版“迪士尼”也將到來
今年8月,《“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正式印發,其中提出,要促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轉化,強化分配製度的知識價值導向,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收益合理分享。把知識産權作為科研、生産、採購和服務的保障要素,鼓勵國防知識産權向民用領域轉化。中央軍民融合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雷淵深在會上説到,汶川大地震當中,偶然發現用於部隊戰士洗澡的設備一度被認為外國生産,一圈電話聯繫之後發現,這種設備産自中國浙江,此後,這種民營企業生産的設備成為部隊野外特殊情況下的洗澡“神器”。雷淵深坦言,必須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加快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無論是“軍轉民”,還是“民參軍”,都是軍民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軍事夢工廠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子秦表示,軍事題材相關産業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他們將打造中國軍事版“迪士尼”,通過軍事教育、軍事旅遊等項目開發,建設成為軍事人群的聚集平臺、社交平臺、眾籌平臺和消費平臺。
北斗産業是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産業,同時也是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五大領域之一。《山東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北斗導航應用産業,打造集硬體生産、軟體開發、系統集成、物聯網位置服務為一體的北斗産業體系。除了密集的政策支持外,濟南市作為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城市,發展北斗産業還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相關資源優勢。
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教授王宗喜少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李福祥少將、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王秉科會長等與會人員分別就當前北斗衛星應用及前景、通信技術行業發展形勢、産業配套發展情況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發言。
會議結束後,相關人員還對濟南部分區塊進行了實地考察,將充分研究擬定策劃方案後,爭取北斗項目早日落地建設。(記者 孔冠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