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區10年間新增就業15萬人

2017-10-20 17:11: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闞金劍 |責編:趙瀅溪

【本網專稿-文字列表】淄博市淄川區10年間新增就業15萬人
淄川區人社局每年都舉辦十幾場用工招聘會,成為企業選人、用人的平臺。 閆盛霆/攝

  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任莉 通訊員 閆盛霆 孫啟文):2016年,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被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定為國家首批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區縣,擴大就業成為淄川區“頭號”民生要務,10年間全區新增就業15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保障是和諧之基

  從淘汰落後産能,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到經濟下行衝擊,大批農民工返鄉,企業被迫減員,轉型升級。資源枯竭、人口壓力,産業調整,淄川區面臨過多次嚴峻的就業形勢,但一項項穩增長、惠民生政策陸續出臺,為全力做好就業和保障工作謀篇佈局;一條條保就業、促保障的服務措施逐步落地,為群眾盡享社會福祉。2007年至2016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15萬人,培訓各類失業人員超過7.25萬人,城鎮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以內。2016年,全區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113.35萬人次,徵繳各項社會保險基金21.17億元,參保人數比2008年增長了155%,基金增長了271%。2015年,被認定為首批市級創業型城市,全省統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試點區縣。2016年,被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定為國家首批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區縣。

  就業服務,幫勞動者實現充分就業

  “沒想到春節後能舉辦這麼大型的招聘會,企業不少,崗位也很多,都選花眼了。現在我與魯泰簽訂了就業意向,2月底就可以去上班了。”來自羅村鎮千峪村的劉寧在2017年“春風行動”招聘會上欣喜地説。

  為了向勞動者提供充足的就業信息和就業崗位,區人社局完善就業服務機制,注重用工信息蒐集工作,並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就業服務活動促進就業。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就業幫扶直通車、送崗位下鄉等就業服務活動,十年來舉辦各類招聘活動30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11萬個,搭建了用人單位與求職人員雙向交流平臺。始終把大學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制定出臺淄川區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公共服務3年行動計劃,統籌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就業競爭力。推進就業精準扶貧,連續三年開展“十萬農戶脫貧奔康就業幫扶直通車”專項活動,累計為偏遠鎮困難就業人員提供就業崗位0.4萬個。

  政策扶持,讓創業走上“快車道”

  去年10月份,山東鐳澤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鳴鑼開盤成功上市,成為淄川區唯一一家科技版首批掛牌企業。2014年,鐳澤智慧科技入駐淄川區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成為第一批孵化企業;2015年,獲得區産業發展扶持基金300萬元進行規模化生産;2016年,山東鐳澤智慧科技在齊魯股權交易中心“科技版”掛牌上市……

  淄川區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後出臺《關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意見》《淄川區推進零成本創業實施意見》兩個文件,投資1000萬元設立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投入擔保基金達到1716萬元,幫助創業者解決諸多場地、住所、資金及落地發展等難題,突出解決創業“瓶頸”。創業者可以從政府享受到房租、水電、貸款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

  2014年,區政府投資600萬元建成全市首家區縣級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陸續配套建設“淄川區青年創業公寓”,成立了海歸創業協會、創業導師俱樂部等。實施“3+3+3”創業扶持機制,同時引入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創投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優先股權投資方式扶持落地企業。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場所、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指導、項目推介、融資支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今年,區政府將依託區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建設區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將給予更大的政策扶持,吸引青年人才創新創業。

  織密社保網,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近期,家住崑崙鎮昆山社區的蔣大爺退休金又漲了近200元,達到3000多元。“當年退休的時候,退休金只有700元,這些年連續給我們退休工人漲工資,國家的政策是越來越好啊,我一定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老人家底氣十足地説。

  社會保障制度是和諧社會的穩定基石。近年來,淄川區不斷建立健全“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勞有所得”的保障體系,讓不同階層的人共享社會保障的溫暖。啟動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實現由制度全覆蓋向人員全覆蓋轉變。2011年啟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區級新農保與國家新農保制度並軌。2013年11月和2015年7月,先後啟動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辦理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補繳新政策辦理。2013年,新農保和城鎮居保合併實施,參保人數已達20.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月提高到100元。2013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整合,實施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障水準逐步提高。目前,全區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45.10萬,基本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

  業務下沉,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近年來,淄川區人社局始終把業務下沉、服務提速作為工作重心,努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切實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從2012年起,開始著手鎮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建設,不斷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窗口延伸進村居,服務下沉到基層”為目標,穩步推進人社業務下沉基層。目前,在13個鎮、街道、開發區成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471村(社區)設立人社服務站,每村配備勞動保障協理員,服務覆蓋全區60多萬參保居民。2013年全省基層平臺建設現場觀摩會在我區舉辦,平臺建設成為全省樣板。2014年以來,區人社局重點把68項業務下沉到鎮辦人社所,28項業務下沉到村居服務站,老百姓真正實現了足不出鎮就能辦理業務的願望。

  “站在新的起點,區人社局將繼續不斷創新管理,優化服務模式,提高服務品質,努力為全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社會保障。”淄川區人社局局長張偉説。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