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再添國家級名片!煙臺榮獲“中國鐘錶名城”稱號
齊魯網濟南11月7日訊:記者7日從中國鐘錶協會官網獲悉,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鐘錶協會正式授予山東省煙臺市“中國鐘錶名城·煙臺”稱號。這是繼廣東省深圳市獲“中國鐘錶之都”、福建省漳州市獲“中國鐘錶之城”、福建省福州市獲“中國鐘錶産業基地”之後,又一獲得此類殊榮的城市。
據悉,2017年7月23日,煙臺市正式印發實施《關於推進我市鐘錶自主品牌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煙臺市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産品品質水準,立足北極星鐘錶、持久鐘錶的國內知名鐘錶品牌地位,爭創1-2個國際知名鐘錶品牌,新增1-2個國內知名鐘錶品牌,積極打造機械鐘和特種鐘産業基地,努力創建“中國鐘錶名城”。《意見》強調要開拓國內外市場方面,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步建立國際化的研發、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努力結出碩果,2017年11月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鐘錶協會正式授予了山東省煙臺市“中國鐘錶名城·煙臺”稱號。
相關連結
煙臺的鐘錶業有著極其深遠的歷史,煙臺鐘錶業創建於20世紀初期,距今已有102年的歷史,距離煙臺誕生第一批擺鐘也有99年了。其中淵源由記者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煙臺鐘錶業發展史
早在六十年代,山東煙臺鐘錶研究所就開發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小型石英鐘,為我國地震觀測提供了時間服務,四十多年來,産品經過不斷改進和更新,現已形成SY5型石英精密計時儀、石英船鐘、石英報房鐘等系列産品,廣泛使用於地震、航海、交通、漁撈、地測等部門,煙臺是我國最大的技術用鐘研究、生産基地之一。
煙臺鐘錶業創建於20世紀初期。1915年,民族實業家李東山出資25000銀元,購置德國設備,在煙臺朝陽街開辦了寶時造鐘廠,專門生産座、挂式擺鐘,註冊商標“寶”字,成為我國機械制鐘的發端。建廠後,經過3年的生産準備,于1918年試製出第一批擺鐘。
老式煙臺鐘錶
20年代末,鐘廠抓住國內興起抵制日貨運動的時機,最終將日本擺鐘擠出東北和山東市場。自30年代初開始,煙臺的制鐘技術人員先後到天津、青島、瀋陽、丹東、上海、北京等地創辦新的鐘廠。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扶持煙臺制鐘業。1953年國家將鐘錶生産納入統一計劃,對鐘錶産品實行包購包銷。1954年,德順興等3家鐘廠先後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3家鐘廠合併,同時併入其它幾家鐵工廠,成立公私合營煙臺造鐘廠,註冊商標“寶”字,隸屬山東工業廳。1960年,為適應出口需要,註冊並使用“北極星”商標。
煙台北極星鐘錶
1975年初,經煙臺市領導機構批准,煙臺鐘錶業進行了專業化生産擴張——以煙臺鐘錶廠各分廠為主體,分別組建了木鐘廠、鬧鐘廠、手錶廠、鐘錶模具廠等專業生産廠。
1979年,“北極星”擺鐘在國家首次舉行的全國産品品質獎評比中,獲得鐘錶類最高獎銀質獎,4年後再獲此獎。
標準機械鐘機芯
1987年4月,煙臺市政府批准,以煙臺鐘錶工業公司所轄的企業為主體,組建煙台北極星鐘錶(集團)公司。在國內,“北極星”鐘錶銷售量、市場佔有率一度在同行業佔居首位。1988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7000萬元,利稅5280萬元。後於1990年停止統一行銷。
説起煙臺的鐘錶業,就不得不提北極星鐘錶文化博物館。
北極星鐘錶文化博物館
北極星鐘錶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以鐘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址位於煙臺市濱海景區廣仁路21號,館房是具有百年曆史的近代建築群,面積3000余平方米。
北極星博物館
迎門而立的“迎客鐘”,採用鏤空透視技術,是國內最大的透視石英鐘。
“北辰建極”的主題雕塑,主體為渾儀形象的變體,四龍托起天球,球上標示出北極星的位置,下方是黑色方形大理石基座,與上方的天球遙相呼應,象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雕塑中的“北極星”一語雙關。
國內首創的“寶”字牌獨鈴機械鬧鐘
歷史書上的……渾天儀
館內雲集了近現代的世界鐘錶,歐洲、美國、日本,還有中國鐘錶工業中的數個“第一”:第一台機制擺鐘,第一隻國産手錶,第一隻國産懷錶,國內最大的機械鐘機芯,最大的機械錶機芯等珍品。
落地鐘機芯
中國第一批機械擺鐘,首開中國機械制鐘的先河
神七航天員的航天手錶
博物館中也呈現了鐘錶在太空任務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多只曾參與我國太空飛行任務的腕錶。如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佩戴的首塊進入太空的艙外航天服手錶。
時間最早的齒輪鐘
第一代旅行鬧鐘
展廳陳列著16到20世紀猶如美術品一般豪華的鐘錶。那些100多年前的鐘,至今仍然走時準確。(記者 王春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