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揚帆“一帶一路”

2018-05-04 09:17:32|來源:大眾日報|編輯:石麗敏 |責編:趙瀅溪

齊魯文化揚帆“一帶一路”

左圖:山東藝術團以“趕廟會”形式將糖人等中國非遺帶到老撾。中圖:2017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式演出。 右圖:“孔子家鄉魅力山東”文藝演出受到丹麥市民熱烈歡迎。

  文化跨越時空,文明溝通心靈。大美絲綢之路跨越了不同文明,集聚了輝煌燦爛、豐富深厚的文化資源。從縱軸來看,山東是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從橫軸看,山東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端交會點、東北亞和環渤海經濟圈交會點。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加強文明互鑒和文化交流,架起沿線不同國家地區人民心靈溝通的橋梁,山東肩負著重要而獨特的使命。

  “山東在古代就是兩條絲路的交會點和起始點,當時山東絲綢行銷海內外,成為齊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物質載體。齊魯文化是地域文化,但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齊魯文化資源為山東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創造了優勢。”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育濟指出。

  上合組織國家都是中國周邊重要國家,也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發展之路,也是一條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近年來,山東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強化上合組織“大家庭”意識。僅2017年,全省赴外和赴港澳臺文化交流團組67個、892人次,其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團組41個、606人次,外國來華文化交流團組427個、6013人次。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是“絲路精神”的核心,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創立的初心所在。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廷琦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眾多,文明、宗教、思想、文化異彩紛呈、紛繁複雜,山東堅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交流理念,尊重彼此文化傳統,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制訂差異化、個性化交流舉措,這正是“絲路精神”“上海精神”的體現。

  去年,我省印發齊魯文化絲路行實施意見,著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政府間交流合作機制,把山東打造成“一帶一路”國際人文合作交流中心和重要基地。為此,我省加強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藝術創作生産、文化遺産保護、文化産品開發、文化貿易合作,打造“孔子故鄉·中國山東”活動品牌,深入挖掘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用“國際語言”講好孔子故事、儒學故事、山東故事、中國故事。國際孔子文化節、世界儒學大會、尼山論壇等重大品牌文化活動,已成為“一帶一路”文明對話、價值互鑒、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

  2017年4月,山東牽頭舉辦文化中國走進東盟(泰國、老撾)交流活動。2017年8月,中國·山東“一帶一路”圖書版權貿易洽談會以“書香一帶一路,文化交匯融通”為主題,35個國家的96家國外出版機構,51家國內出版機構、4家版權代理機構共計400余人參展。2017年9月,阿斯塔納世博會山東活動周開幕式文藝演出在世博會中國館舉行,山東藝術團的精彩表演,以及濰坊風箏、木版年畫和曹州面塑等非遺項目展示,讓世界在聆聽山東故事中,感受齊魯文化魅力。今年3月,濟南市雜技團參加第十一屆俄羅斯國際馬戲藝術節,摘得“金熊獎”獎,並在當地演出,受到熱烈歡迎。隨著今年4月第31所海外“尼山書屋”落戶迪拜,目前山東出版集團承建的海外“尼山書屋”已在迪拜、馬爾他、俄羅斯、波蘭等國家設立了31所,1萬多冊魯版圖書通過尼山書屋“走出去”。

  “‘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共商共建是過程,共享共贏是目的。無論是圖書版權項目的貿易,還是平臺的搭建、維護、運營,都是為了資源的共享利用、內容的互學互鑒以及效益的互利共贏,進而促進文化的交流、文明的溝通。今年6月上合青島峰會即將召開,這必將是一次文明交流的盛會,我們滿懷期待!”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次忠説。

  • 濟南趵突泉再現“雲霧潤蒸”奇觀
  • 四年前通車的山東省首條“綠色公路示範高速”,現喜獲“李春獎”!
  • 泰山霧凇與白雪相輝映
  • 濟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遊人
  • 山東榮成迎來大範圍降雪天氣
  • 山東青島:瑞雪紛紛伴鷗飛
  • 動物園裏下雪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