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黨中央將“保居民就業”擺在“六保”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的堅定決心。
為應對複雜形勢、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山東堅持新發展理念,穩中求進,著力穩經濟、拓崗位、保就業,全力抓好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工作,全力以赴推動全省經濟發展企穩回升。
多措並舉穩就業
疫情發生以來,山東省迅速出臺應對疫情、穩定就業24條措施,全力“減負、穩崗、擴就業”。
為穩就業,山東多措並舉。
設立4600名人社用工服務專員,為4.15萬家企業解決用工28.55萬人。向332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産企業發放用工補貼6511萬元,向4700家企業發放吸納就業補貼2439萬元,促進復工復産。
實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減免企業社保費198.1億元。向21.17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22.57億元,穩定就業崗位757.56萬個,返還金額超過去年全年的2倍。
濰坊市人社部門組織專車赴河北魏縣“點對點”包車接200余名魏縣籍員工返崗。
搭建“就選山東”高校畢業生求職招聘雲平臺,組織132所高校網絡招聘,非師範類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32.6%。“點對點”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大力開發疫情防控臨時公益性崗位,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8557萬元,惠及2.5萬人;發放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3.09億元,惠及23.5萬人。
啟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線上培訓61.9萬人。開展線上“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累計發佈崗位48.12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2.78萬人。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5.86億元,為3.35萬借款人、733戶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制定就業風險防範“1+1+4”工作預案,將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設立1.6億元就業風險儲備金,防範規模性失業風險。
重拳頻出保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經濟發展,只有把經濟發展蛋糕做大,才能切實兜住兜牢居民就業底線。1-4月,山東省城鎮新增就業30.6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7.78%,一季度登記失業率2.94%,低於年度控制目標。
山東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出臺“六保三促”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保居民就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是其中重要內容。結合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工作方案》從發展經濟“保就業”、 援企穩崗“保就業”、 聚焦重點“保就業”、 擴大培訓“保就業”、 扶持創業“保就業”、 靈活就業“保就業”、 精準服務“保就業”、 防控風險“保就業”等8個方面,提出35項工作任務。
《保居民就業工作方案》是山東省應對疫情穩就業政策措施的“加強版”,是保居民就業工作的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
春風行動促就業
疫情發生以來,菏澤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工作帶來的影響,做好“助、促、幫、扶”四篇文章,積極助力企業復工復産,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幫助重點群體就業、開展就業困難人員幫扶。截至目前,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7865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27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410人,職業技能培訓26708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38.6%、50.73%、42.73%、33.4%。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8%以內。
幫助重點群體就業---疫情期間,巨野縣積極為婦女在家門口提供就業崗位。
濰坊大力推行網絡平臺“非接觸”“不見面”模式,鼓勵群眾通過網上辦、預約辦、郵寄辦等方式辦理業務,實施“點對點、家到廠”服務。依託公共招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展以“戰疫情、保復工”為主題的2020年(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服務活動和“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為用人單位和城鄉勞動者搭建網上對接平臺。尤其是開展“才聚鳶都—直通名校”2020年高層次人才網絡招聘會,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截止5月中旬,濰坊全市累計舉辦網絡招聘會、電視招聘會等線上招聘活動141場次,參加招聘企業8750多家,提供崗位19.9萬個,累計求職人數15.8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7.8萬人。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